凯越
8.69-16.48万元
2012年11月15日 00:00 | 来源:车讯网 | 作者:胡杨 | 我要评论() |
合理的车身用料
在上一段落中已经说到,车体并非越重就越安全,因此构成车身整体框架的钢板也并非越厚就越好,而这也恰好是很多消费者的第二个误区。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无论是德国车、美国车还是日本车,当时速达到50公里时,如果1.5吨的车体发生碰撞冲击,钢板厚薄相差0.1毫米根本不起作用,平面抗冲击能力对安全性基本没有影响,并且较重的车身反而会影响到最终的制动距离。
要想使得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有所保障,除了需要考虑钢板的厚薄程度,还得合理安排不同强度钢板的位置,而并不是车身所有钢板的强度越高就越好。为了使驾车室的空间尽量不变形,从而达到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目的,驾乘室的框架(如横梁、纵梁、A/B/C柱等)就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材料;而为了更好地吸收撞击力,车前和尾部的钢板(如引擎盖板、翼子板等)则应该使用强度相对较低的材料。
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长安逸动车身结构的高强度钢用材重量占比高达47.92%,最高强度甚至达到了1200MPA。并且这些高强度材料都集中使用在了横梁、纵梁、A/B/C柱等这些需要采用高强度材料的部位,达到合资企业高强度钢板材料应用水平,在确保确保整车碰撞安全的同时,也实现了42.31% 的高轻量化率,从而使得油耗等各方面的表现也更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