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05月18日 10:00 | 来源:车讯网 | 作者:于尚宏 | 我要评论() |
此类案件胜诉/败诉案例
国内关于安全气囊的官司如今越来越多,一是因为现在的乘用车大多数都安装了安全气囊。第二在车辆发生碰撞前排安全气囊未爆出的伤害对司机和乘员的伤害是最大的。但大多数官司都是车辆侧面撞击气囊未爆出和车辆正面撞击、追尾气囊未爆出,下面编辑就列举几个此类案件的典型案例。
案例1:原告在高速公路上因躲避其他车辆撞到道路中央护栏上,但前排安全气囊并未爆出,导致前排乘员死亡。在审理过程中原告无法自己举证车辆发生了正碰,也无法提供气囊或引擎盖质量问题的鉴定报告,结果败诉。
案例2:本起事故在第三方鉴定的时候对分析碰撞过程根本无从下手,无法证实是否安全气囊有问题。但由于碰撞车在第三方检测时无法给出气囊的详细响应数据,最终被判定为气囊的缺陷,原告胜诉。而副驾驶席乘客因为未系安全带获20%的责任赔偿,厂商共赔偿原告25万元。
案例3:本起案例比较特别,北京奔驰帕杰罗速跑在发生严重的事故后前排气囊没:爆出,因为这起案例基本上按照“常理”认为——采用类似“同一排一个气囊爆了另外一个气囊没爆没道理”的推论,推断厂家应该负责,根本未去鉴定和还原当时的碰撞事故现场。原告胜诉,获赔65万。
编辑点评:如今,消费者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对于此类案件的维权难度却丝毫没有减少。当消费者维权时是选择与厂商进行“友好”的协商?还是对簿公堂?还是选择长时间的与厂商进行持久的拉锯战?此类案件难以解决的困境就是在于消费者举证困难,因为消费者不具备举证条件,就算是求助第三方鉴定机构,也会由于这些机构专业性不强而被法院驳回。汽车生产厂商更会拿出自己的技术优势来一一驳回消费者的举证,而最令人头的的就是国内至今还没有关于安全气囊缺陷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
所以在消费者维权时一定要注意搜集全对自己有利并且可用的证据,特别是来自交警部门出具的当时车辆的速度、碰撞角度等记录一定要拿到有效证明,这样才能确保最大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