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光临车讯网
移动应用购车计算 车型对比订阅车之讯
当前位置:车讯网 > 资讯 > 业界 > 企业新闻 > 正文

海马两大股东撤股背后 找准定位重新发力

2012年05月25日 10:00 来源:车讯网 作者:王明霞 我要评论()

  【车讯网 报道】近日,关于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第四大股东拟整体转让所持海马汽车股份一事吵得沸沸扬扬,海马汽车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郑州市财务开发公司拟整体协议转让所持海马汽车股份,涉及股份共计1.996亿股,占海马汽车总股本的12.14%。

  两大股东撤股背后

  从财经角度分析,大盘从2010年开始保持了震荡下挫的趋势,郑州海马主打的小型车、微型车逐步受到市场的冷落,再加之进入2011年中期后到今年全国汽车销量总体保持着降温的趋势,都从各个方面对于汽车类股价的走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郑州海马现价低过发行价,导致股东亏损的情况。

  郑州海马对于未来产品的投放和研发目前各方均不清楚,投资者对于该公司前景表示不乐观,综合造成了郑州两大股东的撤资行为。

  据了解,海马汽车在为建设海马商务汽车有限公司15万辆汽车技术改造项目与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时,郑州财务开发与郑州投资控股是排名前两位的接盘者,二者各出资4.99亿元购入海马汽车6.07%的股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时进入的。

  2010年9月,海马汽车通过定向发行股票5.99亿股,募得资金净额29.5亿元。当时两公司以5.01元/股的价格,分别认购9980万股,成为海马汽车的第三、第四大股东。上述股份于2011年10月24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而此时海马汽车的股价仅为3.47元/股(昨日开盘价),如按此价转让,两公司将亏损3.06亿元。

  其实,被海马汽车定增项目套牢的,并不仅是欲售股权的郑州财务开发与郑州投资控股。海马汽车的一季报显示,当年同样以5.01元/股的价格入场海马汽车的海通证券、晟景投资、家美太阳能、万利置业也深度套牢,而华宝信托割肉出逃。

  据了解,鉴于是公开转让方式,只要受让方满足两股东设立的条件,均可接盘。换句话说,海马汽车的第一、二大股东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和海马投资集团公司均可受让。

  据2012年第一季财报显示,海马汽车的第一大股东为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持股28.85%,海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6.38%,二者的实际控制人同为自然人景柱。景柱现年46岁,为现任海马汽车董事长。

  至于三四大股东同时撤资一事,编辑曾多次致电海马高层,但是电话均未接通,可见此事已经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了正常秩序。

  找准定位重新发力

  其实无论是撤资还是抛售股票都属于正常的运营行为,而如此多达12.14%的股比是否会对海马汽车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相信很多人也比较关注。一位分析师表示,此事对于海马来说,影响应该不会很大,因为无论买家是谁,由于郑州财务和郑州投资系国资背景,按照相关规定,其所持有的股权转让必须高于净资产价格,而不能以现在的市值简单计算。

  截至2011年岁末,海马汽车经审计的净资产总值达85.18亿元,那么两家国资公司所持海马汽车12.14%的股权净资产价格达10.34亿元。而按照5月23日的收盘价,这部分股权的市值仅为6.87亿元,也就意味着接盘方的浮亏将超过3.47亿元。

  据悉,2010年,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向海马商务承诺,若海马商务在郑州组织汽车整车生产经营业务,则管委会向海马商务提供1.62亿元的补贴。所以,国资即使撤股,补贴仍然还是要继续执行,对于海马汽车来说,无论如何,补贴还是会照拿。

  此外在国务院国资委第19号令中也有规定,推动国有资源优化配置,防止国有资产损失成为国有股东转让上市公司股权的目的。据此条规定或有可能由更大的资本入场接手。

  如果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海马汽车共同努力寻找到新的入资方,将会带来更加雄厚的资本,其资本一可以稳定市场对于公司的信心,二可以为海马在后续车型的研发上面有更好的支持。

  郑州海马应早日公布中长期发展规划,给股东和投资者以信心,同时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小型车和微型车在二三线城市还是有很大市场,重点需要做好网络建设和销量突破方面,眼下的资本危机将会得到缓解和解决,同时我们也真心希望自主汽车企业能够不断壮大。

版权声明:本文系车讯网(chexun.com)独家稿件,版权为车讯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车讯网带链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关键词: 海马 - 股东 - 撤股 - 定位 - 二三线城市 - 小型车 - 微型车 - 投资方 - 国资委 - 股民
责任编辑:王明霞

快速搜车

搜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