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传奇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的后身就是芷江机场,它始建于抗战时期,目前仍在使用当中,每周都有航班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和长沙,从1938年到1945年,这里先后有苏联志愿空军中队、中国空军第2大队和第4大队、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第68飞行联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第1大队和第5大队等单位驻守。最多的时候,这里云集着中国空军和美国空军400架战斗机、战斗机、侦察机和运输机。
说到在中国的美国空军,多数人会立即想到飞虎队。飞虎队的正式名称叫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成立于1941年8月1日,下设3个中队,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驻扎在昆明,第三中队驻扎缅甸仰光,拥有100架战斗机,是美国政府提供的,人员采用招募制,自愿参加。由于当时美国与日本尚未宣战,这些志愿者到中国,名义上都是中央飞机制造厂的雇员。
到了1942年7月4日,志愿大队解散,志愿队部分队员加入了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也就是说,飞虎队实际上只存在了11个月零3天。虽然时间很短,但战绩辉煌。据中国数据,飞虎队共击落日本飞机299架,据日本数据,飞虎队共击落日本飞机115架,飞虎队自身损失飞机80架。
尽管飞虎队只存在了不足1年,但那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最为忧郁、最为黑暗的时期,飞虎队的战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带了信心,所以,在以后的岁月中,人们习惯把所有驻守在中国的美国空军,都称为飞虎队。
创建飞虎队的人叫陈纳德,他最早是个美军飞行员,军衔上尉,当过中队长,也当过战斗机飞行教官。在陈纳德服役的年代,空军流行的是轰炸机至上的“杜黑理论”,陈纳德认为战斗机具有更大的价值,但无人回应。1937年,郁郁不得志的他,退役成为了平民,并随即来到了急需飞行人才的中国,很快受到了宋美龄的接见,宋美龄当时是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对中国空军负有实际领导权。宋美龄聘请陈纳德担任顾问,为期3个月。
就在此时,淞沪会战爆发,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几乎消耗殆尽,此时正值陈纳德的合约期满,宋美龄邀请他留下来参加抗战,他答应了。由于当时美国对战争持中立态度,美国政府曾告知陈纳德不适宜在中国与日军作战,陈纳德的回答是:等到最后一个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
在这以后,陈纳德在昆明创办了航空学校,培训飞行员,并与苏联志愿空军中队联手,将轰炸武汉的39架轰炸机,击落了36架。1940年,苏联志愿空军中队回国,陈纳德奉蒋介石的要求,回到美国,到处宣传中国的抗战,最终说服了罗斯福总统的助手,获得了100架战斗机。随后,罗斯福总统签署命令,准许预备役军官和退役的美国士兵前往中国参战。由此,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成立了,蒋介石任命陈纳德为上校指挥员。
第14航空队的战绩 |
|
---|---|
击落 击毁日本飞机 |
2600架 |
击沉 击伤日本军舰 |
44艘 |
击毁军用商船 |
223万吨位 |
击毙日军 |
6.67万人 |
制表:车讯网 http://www.chexun.com |
在芷江机场的一角,建有飞虎队纪念馆,门票40元,馆内展览着许多文物,这是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飞虎队援华历史的陈列馆。在纪念馆墙壁上,刻着2193位美国人的名字 。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飞机上画有鲨鱼头形,据说内地人不认识鲨鱼,误以为是老虎,故产生了“飞虎队”的绰号。
下面这张照片是第14航空队的飞行员约翰·赫尔斯特,他在一场空中格斗中,击落了2架日本飞机,落地后,战友们跑来祝贺。顺便说一句,在我国上空与飞虎队格斗的,大部分是一式战斗机,而不是零式战斗机,有报道说飞虎队的对手是零式战斗机,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零式战斗机已经被调往太平洋战场。一式战斗机由中岛公司生产,这家公司也就是今天斯巴鲁汽车的前身,而零式战斗机是三菱公司生产的。
这是飞虎队成员在B-25轰炸机前的合影。
这是一架B-29重型轰炸机在芷江机场降落。
受到飞虎队精神的感召,B-24轰炸机上,也绘有鲨鱼的眼睛和牙齿。
从1943年到1945年,芷江机场配备了大量轰炸机,对日军集中地以及日本本土,实施轰炸。
陈纳德所率领的14航空队,从1942年到1945年,战绩辉煌。事实上,在抗战初期,除了美国志愿者,当时的苏联也加入了援华行动,从1937年到1942年,苏联对中国发放军贷款1.73亿美元,培训中国航空人员10206名,对中国出售飞机1285架。截止到1939年年底,苏联空军志愿队共击毁日本飞机1206架,毁伤日本舰船120余艘,自身牺牲飞行员236人,14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在飞虎队纪念馆院内,还保存着一个完整的中美空军指挥塔,它建于1938年10月,当时,这里是机场无线电指挥中心、发报中心、机要室、情报室、作战室和指挥室。
指挥塔的对面,是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建于1944年,屋内中间部分是舞厅,两端是酒吧。房内墙角处,嵌有一块奠基石,刻着“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民国三十三年四月”等字样。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陈纳德与队员们在俱乐部内就餐时的情景。
当时驻华美军飞行人员的飞行服背后,都缝有一块绸布,上面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中文字样。这是为了防止飞行人员跳伞后,因为语言不通,得不到有效救助而制作的。这块绸布被称为“血幅”,由航空委员会制作,并带有编号,首批制作了2000个,编号为0001-2000,全部集中在飞虎队,编号在2000号以后的,应该是配发给第14航空队的“血幅”,此时的“血幅”,增加了“美国”二字。
学者戈叔亚说,他采访过一些救护美国飞行员的云南百姓,在永平县杉阳乡,戈先生还没有把血幅完全展开,80多岁的村民罗光浦马上说:“来华参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他说,当时政府派人到处宣传要救护美国飞行员,并讲解了这个血幅的作用。1945年8月2日,一架编号42-107286的美国陆军空运总队第1377中队的C-46型军用运输机在此坠落,3名机组人员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及时救护,全部安全归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飞虎队队员爱德华·比尔、霍华德·海曼和杰克·埃德尔曼三人,应邀与毛泽东合影。
我在飞虎队纪念馆停留了很长时间,这些美国人的行动很令人感动,小时候背诵过毛主席的文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看了飞虎队的历史,忽然感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精神。或许有人会质疑,不对吧,飞虎队的队员来中国,是有薪水可领的,不是白干的。没错。飞虎队实际上有些雇佣军的性质,但这本身就是玩儿命的工作,飞机一旦中弹,小命可能就没了,还谈什么薪水。
很多事说说很容易,真要去做的时候,就不是谁都行的了。
我身边有不少人,很会说,就是不会做。
陈纳德为即将飞往日本进行轰炸的机组人员致辞,诠释这些外国人的动机:
英勇的美国空军之鹰,我向你们致敬。你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是在一个可以大肆炫耀的时代度过的。你们正在用火与剑捣毁一个旧秩序,你们也必将用火与剑,锻造出一块崭新的天地。
正在上次大战的时候,阴郁的美国母亲孕育了你们这一代儿女,你们这些在两次浩动间歇中出生的,在呐喊声中长大的孩子,最渴望和平与安宁。可是,这困惑的天宇又塌了下来,大地又成了一片废墟,你们向往鲜花和海水浴,向往朋友和情人,可是,你们看到的,却是生活中那些兽性的、粗暴的东西。你们还没有开始生活,那生活已被集权主义吞噬。
战斗吧,战斗吧,英勇的美国空军之鹰。只有用不停顿的战斗,才能夺回你们失去的一切。只有在地上布满弹坑,才能彻底铲除那黑暗的、野蛮的、邪恶的势力。只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才能重新获得幸福和安宁。
那些搏击长空的人们有福了。那些能够参与这一壮举的人们有福了。那些亲眼看见敌人倒下的人们有福了。那些亲手埋葬旧时代的人们有福了。
愿上帝保佑你们。阿门。
进入下一篇:《历史逐渐被恢复 昆明篇》
#星爷与海马S7# 感受滇西抗战 系列游记目录 |
---|
制表:车讯网 http://www.c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