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订阅车之讯
当前位置:车讯网 > 资讯 > 业界 > 企业新闻 > 正文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2013年01月10日 02:00 来源:车讯网
作者: 金雪
我要评论(0)

  “讴歌进入中国6年了,据我们了解,仍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品牌。”谈到讴歌在中国的窘境,一位业内人士对编辑说。

  而讴歌在美国确实另一番景象。事实上,讴歌的诞生比英菲尼迪早两年,比雷克萨斯早三年。1986年本田在美国创立了讴歌,定位为豪华车品牌。仅仅一年时间,1987年时讴歌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了任何一款欧洲豪华车,成为全美进口豪华车的销售冠军。

  讴歌的成功给当时的丰田和日产当头一棒,1987年下半年,丰田和日产两大日本汽车制造商宣布计划增设自己的豪华车事业部。而在中国,讴歌进入时间紧随雷克萨斯,几乎与英菲尼迪同时起步,现在却被远远甩开。

  2012年3月以来,陆续有广州、温州、西安、鄂尔多斯、等多地近10家讴歌经销商提出退网申请。而讴歌在华经销商一共不足40家,近10家退网转投其他品牌。这也就意味着,仅一年时间,讴歌就有25%的经销商放弃该品牌。

  在美国风生云起的豪华车“老大哥”讴歌,在中国竟落得如此田地,其他豪华车品牌削减脑袋争开新店,讴歌经销商却频繁退网,这其中有怎样的原由着实应当深思。

  本田战略脱节

  本田曾经计划,讴歌在中国上市一年内销售3000辆,而这一目标在当时远未达到。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讴歌进入中国市场第四个年头左右才开始逐渐完成四年前的目标。并且,在面对群雄纷争的国内高端车市和越来越“挑剔”的国内消费者时,讴歌显得更加束手无策。

讴歌在华夹缝求生 国产或成突围唯一出路

某讴歌4S店内门庭冷落

  事实上,这很大程度原因是,本田将讴歌引入中国后,一开始的策略就走入了误区。据了解,讴歌在国内的目标客户群锁定在“国内有留学背景的海归派,尤其是在北美有留学经历的国内精英”身上,而这样的定位就注定了目标群体狭窄,购买概率。

  一位经销商说,“由于讴歌基本没有品牌宣传,品牌力较弱,因此目前我们店的车主基本是依靠老客户介绍的。”不得不说,本田希望将讴歌在北美的辉煌直接转嫁在中国市场的想法过于天真。

  除此之外,与英菲尼迪基本将车型与海外市场同步引入国内相比,讴歌在中国的车型覆盖也太过单薄,6个车型中除属于紧凑型车的ILX是小排量车型外,其余都是3.5L以上的大排量车型。而目前,中国的相关政策都已经并且继续有着与汽车排量相挂钩的趋势,人们对大排量汽车的需求也受到影响。并且,讴歌除了MDX之外,每个车型都只有一款车,这着实过于单一。

  并且,讴歌在中国没有金融公司,经销商无法获得厂商的金融支持。“没有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我们就要向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这方面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江苏南通讴歌店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说。

  品牌力弱,极少投入宣传,没有金融公司,究其原因便是本田自始至终在讴歌的战略制定上不够妥善。与美国的辉煌相比,讴歌与英菲尼迪和雷克萨斯在中国如同在夹缝中求生。

 

更多>>

论坛精选内容

迟到的斯巴鲁XV2.0选购记

首先得先追朔到选车过程,选车真是个纠结的事情...[更多]

2013BMW M体验日报道

M体验日,顾名思义,就是全程体验BMW M系车,M3、M5、M6...[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