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订阅车之讯
当前位置:车讯网 > 资讯 > 业界 > 人物访谈 > 正文

李万里:汽车产业要抓紧"走出去"的历史机遇

2013年01月04日 12:14 来源:车讯网
作者: 李晓红
我要评论(0)

  【车讯网 报道】2012年12月29日下午,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汽车分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汽车论坛的主题为:汽车市场变革环境下的反思。汽车分论坛将立足汽车市场环境变化、企业竞争力变化、自主品牌竞争力提升、合资模式再思考、汽车社会及企业公民等角度展开讨论,力图通过具体议题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以及建立健康有序的汽车消费环境的有效路径。各界专家全方面探讨了2013年汽车市场变革与汽车社会。以下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秘书长李万里致辞实录:

李万里:汽车产业要抓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秘书长李万里

  李万里:各位嘉宾、各位企业界和媒体界的朋友们,现在时髦是脱稿讲,我还没有不习惯这个方式,我还是照着稿念吧。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近60年,发布并实施了1994年版和和2004年版两个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发布和实施近20年间,实现了汽车产业政策设计的多元化的目标,归纳起来完成的任务很多,我认为主要完成了三项重要任务。

  第一,实现了产业现代化的两大跨越。1994年完成的产业政策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2004年版的产业政策推动着形成了从小到大的局面,加快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两大跨越应该说实现了汽车产业在我国的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

  第二,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在承受住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环境和国家持续高强度发展的两项考验之后,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市场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的各类汽车产品,基本上是由国内的制造,并且形式供给的局面,有力的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说我们现在这样一个规模,已经基本建成国家的支柱产业。

  第三,奠定了自主发展的基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方在汽车企业的股比不低于50%的底线,使我们形成了对先进汽车制造业的深刻认识,为探索自主发展模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储备了相当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奠定了本土企业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以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为标志,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再一次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得益于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市场和国际的三大红利,趋势性的减弱已经成为现实。同时,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等影响社会发展的三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结构性问题从产业内部延伸到外部,严重的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产业要在如此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完成我们的第三步跨越,也就是要完成从大到强的第三次转变,无论是要完成思维模式变化的心理准备,还是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以及对游戏规则进行改变,和要对一系列政策的设计和实施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都需要做前瞻性的思考。

  前瞻性的思考至少有十个方面。第一,要遵循经济规律,顺势而为,承受结构调整的严峻考验。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一次考验,历史证明,世界经济就是再这样一波一波周期性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化发展过来的。专家们说,近几十年由于美国利用美元强势,过度的利用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的理论,逆势而动的措施进行对抗、拖延经济周期的自然规律,实施了多年以后,发现普遍出现了增长的经济滞胀的怪胎,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存。欧债危机的起因也是由于对经济规律的误判,以及对自身应对能力的过高估计,以至于自食其果、不能自拔。一直以来,专家们议论,中国已渐渐的进入市场经济,按照市场规律行事,应该逐渐成为常态,因此中国汽车产业在搭上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快车,并且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应该遵循经济周期的变化和产业调整的规律在收缩期内勇于面对,因势利导的完成充分的变化,要实现一个疯狂减慢的过程。

  第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纵观世界汽车的工业发展史,当中国汽车走上舞台的时候,我们既然寄于百年前的欧美不可同日而语,又与后起之秀的日韩不能大相径庭,我们面临国际合国内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遭遇的艰难和挑战是空前的。我们既要探索技术创新之路,有要承受先行者的压力和后来者的挑战,还要遵守越来越周密的国际规则的约束,更要应对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围堵。

  汽车产业就是再这样空前开放的环境,极其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开启了建设自主品牌,创建中国式自主发展之路的探索历程。在这种局面下,速胜论和无所作为论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发展的模式既不可能是大跃进的速战速决,也不应该屈从跨国公司而无所作为。大跃进式的典型理论就是用市场换技术这样一个指标来评价汽车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这个话题今天不展开了。据我观察,市场换技术的提法缺乏理论和法律的依据,也不符合国家和产业数十年来践行的轨迹过程。甘做跨国公司的小伙计也不可取,我们这边有些专家在讲,跨国公司对控制全球经济的杠杆已经确定了,中国目前的分工就是甘做小伙计。

  面对跨国公司的庞大势力,一方面我们要承认现实,接受现阶段的产业分工,要学会共同生存的能力。同时,也要积蓄力量,争取逐渐进入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中国汽车产业自诞生起一直在探索自主发展之路,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最初确定的自主的目标,就是要掌握自主开发车身的技术,以及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开发研制发电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后来没有当地化、国产化的要求比例下,现在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本土企业的产品,在进入市场的时候,零部件的当地采购率都大大超过了60%,甚至更高。我们的一些众多企业,已经不仅是对车身和发动机的喷射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而且通过已经进入到到的振动噪声NVH领域的深入研究,并且拿出了非常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并且受到了好评。自主品牌经过若干轮的开发设计,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识、认可和接受。

  同时还有一大批零部件企业迅速成长,包括发动机的塑件产品,包括传动轴、铝车轮等一批产品已经成为OEM和后市场的全球供应商,以上种种见证了汽车产业已经从单体部件的研发过渡到总承和系统开发的阶段,从只能着眼于局部变为具有对整车进行审慎的视野,自主品牌开发还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经过若干年的寂寞过程,对此我们还是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第三,要做好改变游戏规则的准备。面对国际国内的跌宕起伏,充满开放、融合、创新的新局面,汽车企业已经在深入思考,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外延发展转变到依靠内涵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面来,原有的规则要创新,新的规则必将出现,陌生的规则需要学习,为新的游戏规则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是汽车产业具有信心的体现。

更多>>

论坛精选内容

迟到的斯巴鲁XV2.0选购记

首先得先追朔到选车过程,选车真是个纠结的事情...[更多]

2013BMW M体验日报道

M体验日,顾名思义,就是全程体验BMW M系车,M3、M5、M6...[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