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订阅车之讯
当前位置:车讯网 > 资讯 > 业界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大众中国策略(二)“套娃门”后的生意经

2012年12月31日 00:04 来源:车讯网
作者: 李青
我要评论(0)

  大众的“中国特色”

  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新朗逸以3万台的销量摘得轿车销量冠军桂冠,而12月12日全新宝来也按捺同门师兄的诱惑而“上市”,毕竟,改款就大卖的策略在大众看来已经屡试不爽。就在大家都在唾弃“理念”、“启辰”等合资自主车型运用落后技术欺骗国人的时候,殊不知朗逸与新宝来同样是南北大众合资公司自主研发的车型,运用的依然是落后的PQ34平台,唯一与合资自主品牌不同的是,二者均挂了VW的标识而已。对于朗逸专为“中国而生”的事实,彼时的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并不避讳:“朗逸”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订做的,我们要确保朗逸没有丢失德国大众的基因。因为消费者喜欢这样的基因,这是它的‘根’。朗逸还是一辆德国车,它还有德国车的基因。

  朗逸是否丢失了德国大众基因,无从考证,销量也许是对范安德的话最好的佐证。

  大众在中国市场纵横捭阖的背后,除了走成本控制、平台共享等方面的路子,更主要的是对南北大众制衡得法——同平台车型分别出让给南北大众。

  据一位汽车资深业内人士透露,源自帕萨特B6车型的迈腾在导入中国之时,大众曾对一汽大众与上海大众进行过“暗中招标”,也就是谁出资多,迈腾就在哪个企业生产,彼时曾缺少一款B级车的一汽大众表现积极,于是迈腾花落长春。

  颇有戏剧性的是,如今的全新迈腾是帕萨特品牌的第六代车型,是真正的“帕萨特”;而全新帕萨特已经不是帕萨特了,而是大众内部代号为NMS的一款车型。“产品更新换代的交替进行、生产厂家的暗中变换,其目的就是使得产品、南北大众两个企业充分竞争,进而使大众在中国的利润最大化。”上述人士表示。

  在中国市场,大众作为先入为主者,已经被架上“神坛”,但随着大众“生意经”的路人皆知,走下神坛也就为期不远了——全新桑塔纳上市除了勾起人们对“拥有桑塔纳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回忆,但有一些人发出了“桑塔纳已死,全新桑塔纳就是三厢POLO”的声音。

查看李青更多文章>>

关键词: 大众 - 大众汽车 - 一汽大众 - 上海大众
责任编辑:李青
版权声明:本文系车讯网(chexun.com)独家稿件,版权为车讯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车讯网带链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

论坛精选内容

迟到的斯巴鲁XV2.0选购记

首先得先追朔到选车过程,选车真是个纠结的事情...[更多]

2013BMW M体验日报道

M体验日,顾名思义,就是全程体验BMW M系车,M3、M5、M6...[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