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二维码

车讯网 值得信赖的汽车媒体!

当前位置:车讯网 > 试驾 > 正文

龙陵到畹町 星爷与新海马S7行走滇缅路之八

2015年09月21日 00:00 来源:车讯网 作者:夏星
分享到:

  【车讯网 报道】大概是受《滇西1944》的感染,对龙陵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虽然来过几次,但每次都把那几处战争遗迹挨个看一遍。接着,从龙陵出发,途经芒市,前往畹町。滇缅公路的国内段即将结束。眼看胜利在望,没想到的是,在龙陵与芒市之间,遇到一段极为艰难的路程,20多公里,走了5个多小时。

  龙陵:遍访战争遗迹。

  龙陵是个很小的县城。1941年曾教授到这里时,主要记录了如下内容,1,没有城墙;2,主街1600米长,铺有石板;3,主街两侧的巷子都很短;4,街上有饭店和咖啡馆;5,因为靠近缅甸,物价比保山高一倍,但比芒市和畹町低一些,吃一盘蛋炒饭要2毛5;6,此地是汉人与傣族人的分界线,再往前走就是傣族人的世界了。当然,曾教授的日记里,并没有称其为傣族人,而是夷人,或摆夷。

龙陵市区里的龙山路。

龙陵坝子不大,山东面的山距离市区最近。

  如今的龙陵县城,那条主街依旧,叫龙山路。我测量了一下,龙山路从头到尾全长约3100米。肯定是把昔日城外的一些地方,囊括在现在的市区范围了。不过,龙山路的中段,也就是历史上的龙陵县城那一截,两旁仍有不少老房子,只不过路面换成了柏油。这一路走来,第一次看见比较原汁原味的县城。

龙山路中段,保持着昔日的风貌。

  现而今的中国,只要一提到发展,首先就得把旧房子拆了,然后扩大市区面积。似乎不这么弄一下,就不代表现代化。我倒是觉得,历史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没必要非得拆除历史上的痕迹,老的东西不见得都是不好的。如果很多小镇,外表依旧保持着历史上的自身风格,仅在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满足人们日益进步的生活需求,也许会更好一些。每次到某个小镇,我都会产生一些亲切感,因为它小,感觉处处都很便利。而在大城市里,给人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一种喧闹感,因为大,处处不方便。

  从头到尾,把龙山路走了一趟,没见到咖啡馆,一家也没有。看来1941年在此地开设的咖啡馆,没能存活到21世纪。我习惯每天喝1杯黑咖啡,可这次旅行忘记带咖啡机,很是辛苦。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咖啡在有些人的心目中,是个“高级”的东西。我虽然喜欢喝,但我知道,其实咖啡不如茶。真正最高级的饮品,绝不是埃塞俄比亚人发现的咖啡,而是中国人的茶。好在我在行李箱里,发现了一包不知何年放进去的冻顶乌龙茶,似乎是某个台湾友人送的,解决了一路上“喝”的问题。

  在曾教授的日记里,每当描述某地物价时,总是用“生活程度”这个词。生活程度高,意思就是物价贵。对于这个用词法,颇为不解。而这种用词方式,到今天还有。比如,你们那经济水平高,不像我们这儿,是个小地方,经济水平低。这里说的“经济水平”,指的就是物价。我一直以为,衡量物价的高与低,只能用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做参照物。事实上,很多咱们所认为的昂贵物价,用当地人的收入一比,就会发现,不算贵,有些还比咱们便宜。我觉得,经济水平高的话,应该是收入与物价呈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什么叫合适呢,就是只要你认真工作,挣到的薪水,就能让你过上舒服的生活。比如每年可以全家海外度假一次,可以轻松地让2个孩子读完大学。而不是一辈子的薪水加在一起,也不起一套房。

  今天龙陵的物价与周围的城市,比如腾冲比起来,还算是便宜的。街头有不少小吃店,当地人最爱吃的是饵丝或米线,6块钱一碗。味道不错。尤为有趣的是,当店家将一把米线放在一个金属制的小漏斗里,在滚水里几上几下,然后放在碗里,淋上卤汁后,食客往往会端着碗,继续添加佐料——桌子上放着一大堆佐料,名目繁多,此外还有笋丝、凉拌菜之类的。我素来喜欢清淡,那些佐料一个也不敢放,因为卤汁的咸度与辣度,已经是我能忍受的上限了。但是,笋丝和凉拌菜的味道确实鲜美,爽口。忍不住几次添加。到了第二天,恨不能只吃这两样,连米线都不要了。店家煮好米线,转身到后厨去了,直到吃完也不见店家出来,只好高声喊,这才出来说:6块钱。

和很多县市一样,烧烤占据了主流。

小吃店的品种并不多。

几乎每家小吃店都有米线与饵丝,家家店铺里都有丰盛的佐料。

整盆的小菜,任意自取。

我觉得,这小菜比米线本身更好吃。

香喷喷的米线,6块钱一碗。

  龙陵城内以及周围,显然以汉族人为主,郊外甚至有个地方叫“南京地”,不知是不是从江苏来的移民居住的地方。

  龙陵虽然不大,但抗战遗迹并不少。龙山路北段,有个抗战广场,路边是当年日军的一个碉堡,保存很完整。据说是整个滇西最完整的一座日军碉堡。碉堡所在的地方,以前叫东卡,是龙陵城东门的意思。1944年,当中国远征军消灭了驻守龙陵的日军,曾与并肩战斗的美军,在东卡举行了升旗仪式——青天白日旗与星条旗同时升起。如今,在抗战广场还建了个纪念馆,里面复制了一个松山日军堡垒,珍藏着一些当时的武器。

 

抗战广场是昔日的东卡,一座日军碉堡保存完好。

这里还保存着一个石碾子,滇缅公路就是靠它压路的。

原来摆放在惠通桥的石碑被搬到这里,记载着惠通桥的历史。

抗战纪念馆里,有个松山日军工事复制品。

纪念馆里还有珍藏着一些武器。

  抗战广场往东北方向800多米,是白塔村,路南是个小山,山上有个赵氏宗祠,在日军占领龙陵期间,这里是日军的指挥部,中国军队攻打龙陵时,56师团长曾在这儿指挥过作战。这里我来了几次,都是大门紧闭,不知里面情形如何。由于日军在滇西阵亡数量较大,战后,按照他们的习惯,一直希望能在这一带建立招魂之类的东西,就如同他们在缅甸建了大量招魂塔一样。当然,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于是,日本人改变招数,捐款在这里建了一个小学,位于赵氏宗祠的正前方,叫白塔小学。但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已经变成工程监理公司了。

城西的白塔村。

这所昔日的白塔小学,现在成了一家公司。

小学后面的赵氏宗祠,是当时的日军指挥部。

  龙山路中段,有个小巷子叫董家沟,进去几十米,有个小院,是当年日军的慰安所。现在已经变成展览馆了,介绍的很详细,值得看。顺便说一句,龙陵各个抗战遗迹都不要门票,包括松山,值得点赞。

董家沟的慰安所。

  曾教授是1941年到的龙陵,1年之后,日军来了。进犯滇西的,是日军第56师团,这个师团代号龙师团,最终在滇西损失惨重。113联队覆没在松山,148联队覆没在腾冲,也难怪,龙陵,龙的坟墓嘛,龙师团自然会在这儿玩儿完。据说,日军当年也看出来了,比如,龙陵西郊外,有个寺院叫“伏龙寺”,56师团的人觉得不祥,于是将其改为“云龙寺”。

西郊的云龙寺。

云龙寺下面的抗战纪念碑。

  龙陵东边,紧靠着城区有座山,叫老东坡,这里是当年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的地方。攻打龙陵的难度,并不亚于松山。在历史上称为三战龙陵,从1944年6月打到11月,共计5个月,中国军队在此伤亡2.9万人,歼灭日军1.3万人。

站在老东坡上看龙陵县城。

  老东坡的东面,有座更高的山。山上有个寺院叫尖山寺。当时,中国军队的指挥部就设在那里。前往尖山寺并不容易,一路上并无这个标识,起初,从公路上往里转弯时,地图上说这条路是前往杨梅山的。往里走2公里,有个小路口,指示前面是天乙寺,于是继续往上走,这段路走的十分辛苦,路很窄,勉强够一辆车通过,有些地段车轮基本处于崖边上,随后的3公里路,一半是泥土路,正值雨季,很滑,一半儿是碎石路,且坡度较陡,需要极为小心地选择路线,并适当给油。曾有一度,我差点儿放弃。整段路没有明显的车辙,看来鲜有汽车到此。就在距离尖山寺还有大约七八百米的时候,路上出现了一个塌方,彻底过不去了。只得停车,徒步继续往上走。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路上耽误时间太多,等到了尖山寺,天已黑,寺院大门紧闭,不见人影,也没有灯火,但是,站在寺院门前,正前方就是老东坡,老东坡的下面一片灯火辉煌,那就是龙陵县城。匆匆看了一下,赶紧往下跑,因为一路上全是茂密的树林,林间黑的更厉害,最后一段,我是在彻底摸黑的状态下,试探着往前走,走几步就按一下汽车的遥控器,终于,前面有个黄灯闪起来,心才算放松。

站在尖山寺看老东坡方向。

  说到这段烂路,值得表扬的,是海马S7装备的全景视频。有好几个路段,一边是深坑,一边是石壁,中间只有很窄的通道,你必须让车轮正好处于中间位置,往这边多点儿,就会掉下去,虽然没多深,但至少也有2米,再想往回拽,难度可就大了;往那边多点儿,就会与石壁接触,虽然不至于让车走不了,但肯定会让外观受损。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打开全景视频,车辆姿态与前轮前面的情况,一目了然。这个装备实在是太实用了。

海马S7装备的全景摄像,在复杂路段很有用。

  事实上,虽然不见得每个人都像我这样,把车开到如此险要的荒郊野外,但日常驾驶中的停车,有了这个装备,一样非常有效。有些人始终不会倒车入位,只好车头朝里停,这样停车虽然省事,但往外倒车时,容易剐蹭到旁车。此外,出于美观的考虑,也应该车头朝外。据说,以前的职业司机们,将车头朝外,视为开车的基本规矩。海马S7的全景视频,能提供一个俯瞰画面,犹如在车顶上方架设了一台摄像机,车位与车身尽收眼底,非常直观,使得倒车变得容易。再加上声音告知,后视镜上提供哪个位置有障碍物的显示,多管齐下,保证了倒车的安全。

即使不是复杂路段,在日常驾驶中倒车入位时,全景摄像也极为实用。

  有的车上装备着倒车雷达,有的车上装备着倒车视频。可我认为,声音与画面双具备,才是保证倒车安全最为稳妥的措施。这一点上,海马做得不错,安全配置比较高。

倒车雷达与视频相结合,才是最安全的保证。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全文浏览
本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