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09日 21:38 | 来源:车讯网 |
作者:
夏星
|
我要评论(0) |
12月9日,第七代凯美瑞下线暨价格发布的次日,车讯网就产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等问题,采访了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晖先生。
车讯网:对比一汽丰田的产品线,广汽丰田明显逊色。鉴于此,广丰对于丰富产品线有何计划?丰田对此持何态度?毕竟广丰36万辆的年产能,在2010年只发挥了75%。
李晖:我想对于企业来说非常看重的是产品,我认为产品是第一要素,没有产品,企业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广丰是个比较年轻的企业,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四款产品,都有各自明确的目标群体,虽然车型少,但对各个目标群体的细分是比较到位的。也就是说,对客户的分析经过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丰田的产品线非常丰富,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在全球有超过80个产品,拿到中国市场的,仅占了极小的部分。我相信丰田还有很大的产品提供空间,但向中国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还需要时间。
广汽丰田一直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我们的诉求,并将中国消费者对车型的需求,第一时间向丰田传递信息,希望得到更多的车型。
可以看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步。比如,除了现有的4款量产车型,还有豪华MPV车埃尔法,跑车杰路驰、 SUV车FJ酷路泽,这些产品都通过我们的渠道进行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品线不足的缺憾,同时也为引进新车型进行实验和摸索。
车讯网:公务车采购在凯美瑞的业绩中占据了一定比例,政府日前出台了1.8排量、18万元的政策,广丰有没有可能根据这一突变做些调整,以适应政策。毕竟凯美瑞不能仅仅依靠私人购车市场。
李晖: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是需要时间的,变化在一瞬间就可以形成。一个产品的推出需要时间,需要计划。我们没有办法追上政府的政策,18万元的限制可以达到,我有17.98万的车,但排量超了,我只能达到其中一个标准。
但不是说广汽丰田现有产品都不能满足公务车市场的需求,其实今年推出的逸致就可以满足。1.8升、18万的标准,逸致刚好都够格。当然逸致的知名度没有凯美瑞那么高,认知度有限,市场推广还需要有个过程。我们会努力让政府采购和行业采购对逸致有更深的了解。事实上,逸致的动力、配置、安全和空间,都非常符合公务车的需求,这是一款很出色的产品。你有机会可以体验一下逸致所带来的感受。
车讯网:第七代凯美瑞虽然是中型车,但2.5Q车型的后排座配置,已经达到行政型车,比如皇冠或奥迪A6的水平,不过,空间与之相比较为逊色,请问广丰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李晖:2.5Q是凯美瑞的最高配置,它的装备以及性能、参数,我认为已经达到豪华车的标准。至于空间问题,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大”代表的是一种表面的豪华,但不一定代表真正的豪华。“大”要大得恰如其分。
在中国汽车市场“加长”风盛行的情况下,之所以没有对凯美瑞做这方面的改动,是因为一款车在适合的尺寸下能提供舒适,能满足用户需求,那就是成功的。加长车身、加长轴距,是提升空间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但并不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油耗和操控性能,这是2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加长车身和加长轴距的话,就势必需要车主在使用过程中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认为,设计汽车要考虑燃油经济性和环境保护,用最适合的尺寸达到最舒适的享受。所以,凯美瑞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都非常合理,堪称黄金尺寸。新凯美瑞的车身尺寸表面看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通过对前后座椅的重新设计,乘坐空间已经加大了,比上一代凯美瑞来说,后排空间加大了43毫米,前后排座椅的间距980毫米,在同级车中,这已经是很优秀的成绩了。而且,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在没有牺牲整体尺寸的前提下获得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设计车、造车的最高境界,因为这是一个把人体工程学运用到极致的结果。
车讯网:昨天发布的新车,除了凯美瑞,还有凯美瑞-骏瑞,既然这是一款为年轻人打造的车型,为什么不直接把外观设计更为年轻化的美版凯美瑞搬过来呢?
李晖:见仁见智吧。美版凯美瑞没有把目标群体区分得像我们这些细,所以我认为它在运动风格的体现不如凯美瑞-骏瑞。你不要单纯看它的外形,还要看它的内部配置,比如换挡拨片、方向盘造型、运动座椅,这些都是内在的运动元素,从外表是看不到的。
车讯网:第七代车型的2.5升发动机,技术亮点之一是智能谐波增压系统,但多数人可能并不理解它的内涵,因为大家仅仅对涡轮增压更为熟知。从营销角度来说,您打算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点?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技术话题。
李晖: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把这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解释,让人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我觉得需要时间。因为涡轮增压这几年宣传的很多,很多人误以为增压就得是涡轮,其实并非如此。比如第七代凯美瑞的ACIS技术,中文叫智能谐波增压系统,这也是一种实现增压的发动机,只是增压的形式不同。涡轮以尾气为动力实现增压,智能谐波进气增压系统通过调节进气流量所产生压力。虽然它们的形式不一样,但效果都实现了增压。
我认为这两种增压的技术含量是不同的。ACIS技术要求更高,效果更加明显。大家知道,涡轮增压提升了动力,降低了油耗,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低车速时增压效果差,使用成本高,维修成本高、故障率高,这是涡轮增压的缺憾之处。我们的ACIS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
至于如何把这项很有亮点的技术,形成一种或者自创一种比较简单的中文说明,也请你们帮我们想一想,有没有这方面的高招。但是一定要说,消费者是最终的体验者,他会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油耗的降低、动力的提升、维护保养成本的低廉、极低的噪音,等等。所以,通过时间的积累,知名度一定会很大,美誉度一定会很高,对此我很有信心。
更多的话题
1,凯美瑞的性价比。
李晖:第七代凯美瑞的价格是17-27万元,多个车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配置的丰富与价格的下探。
第七代凯美瑞的主打车型是2.5G和2.5GN,其中,2.5G在动力近似的中高级车中,是首次下探到22万元以内的车子。不仅如此,装备更是有很大的亮点。就拿2.5G来说,与上一代凯美瑞的2.4G相比,装备价值提升了2.5万元,相当于在上一代车型的基础上下降了2.5万元,
把我们的产品与竞品相比,比如德系的1.8T,我们是21.98万元,他们是21.88万元,但我们的配置比较丰富,比如,智能钥匙、氙气大灯、气囊的数量,装备价值至少高了一万元。再比如,2.5GN车型增加了导航,在此之前,无论是丰田,还是本田,还是大众,增加导航起码要增加1.5万元,但这次,第七代凯美瑞的导航版与非导航版,价格差异只有6000元。所以,从车辆的定价到装备差异的体现,没有一款车能够达到我们的标准。
2,凯美瑞的性能。
李晖:均衡是造车的最高境界。凯美瑞把动力与燃油经济性做了很好的均衡。第七代凯美瑞的动力提升非常大,油耗反而下降。比如,1.8T发动机的功率是118千瓦,油耗9.1升,我们是135千瓦,油耗是7.8升。
此外还有操控。最能说明操控性能的,其中有项指标是20米绕桩速度,我们对比了一些车型,75公里的绕桩,凯美瑞2.5S是4.35秒,迈腾是5.58秒,帕萨特1.8T是4.5秒。绕桩性能是汽车操控性能的具体体现,所以,凯美瑞把性能与燃油经济性做了非常好的结合。
3,入门级车型的问题。
李晖:第七代凯美瑞的入门级车型是17.98万的2.0S运动版,这是一款运动风格的车型,应该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因为他们对动感、时尚的要求非常突出。但因年龄层问题,购买能力可能会有所限制,所以推出了17.98万元的车型。对于低价车型,不会存在有价无车的情况,有需求广汽丰田就会生产。
4,凯美瑞的安全。
李晖:第七代凯美瑞的推出会对中高级车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在一些方面会成为中高级车的标杆,比如安全、价值、装备等。凯美瑞的入门车型是8个气囊,这是目前市场上的中高级车所不具备的。
但是,汽车是否安全,更多取决于结构设计、钢板强度、焊接点数和焊接质量等因素。丰田采用GOA车身设计,碰撞的吸能区、驾驶舱的高强度保护做得很出色,第六代凯美瑞80万辆的销量,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撞击而产生车辆断裂的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外,第七代凯美瑞百分之百采用高强度钢板,焊点数超过5000点,这是中高级车第一款焊点超过五千的。大家说激光焊接的点数更多,但实际上,激光焊接只是用于车身表面的覆盖件,而没有用在车身结构上。
5,更新车辆的优惠政策。
李晖:用高补贴换取销量的提升,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我不认同这种打“强心针”的做法。
但是,我们会争取换购或增购的客户,这部分客户是我要考虑的。用产品的提升、产品的优势、产品的区别点,让车主切实体会到这款产品的价值,而不是单一在价格层面的选择,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七代凯美瑞叫“从心开始”,从发动机到外观造型,从装备的提升到安全标准的提升,都是本质的提升。比如,2.5车型最低配置是8气囊,2.5升发动机+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动力比上一代凯美瑞提升了10%,油耗却从原来的10.3升下降到7.8升,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你可以查看一下目前的中高级车,哪款车的油耗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会用这些进步引导我们的消费者,引导我们的老客户来认识到新凯美瑞的亮点,进而提升他购买这个车的欲望。
6,上一代凯美瑞的问题。
李晖:这次凯美瑞换代是垂直换代,现有凯美瑞已经停止生产。之前我们注册了“凯美瑞经典”这一名称,但只是一种全方面的准备,如果市场没有这个需求,我们也不会推出,如果市场有这个需求,我们会进行充分的研究。
7,对于2012年的展望。
李晖:对于明年的市场走向,我个人表示谨慎的乐观。因为国家整体环境不容乐观,通胀压力较大,再加上国家对各方面的政策没有缓解的迹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销售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也会产生积极的因素。一些权威人士对2012年中国经济的预测是保持9%左右的增幅。而乘用车在GDP基础上有1.5倍的增长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中高级车,它的基数比较大,前几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幅度是很正常的。所以,针对中高级车而言,明年我认为应该是在5%左右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