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酷拆解评测动笔之前,笔者翻看了相关车型的资料,对比了部分内容,忽然开心起来,瞬间想起了一道脑筋急转弯:如果称创酷为“小白”,那通用旗下的相关车型就可以叫做“大白”了。
为避免赘述,关于通用相关车型这里不再提及,对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http://www.chexun.com/2013-04-15/101815335.html。
本篇内容重点介绍创酷车身上装备的设施及数据,不再详解。
第一章:前防护结构
创酷车身前部防护共计四层:杠皮、缓冲泡沫、防撞梁、吸能盒。具体包括:前保险杠外皮、防撞钢梁缓冲泡沫+行人腿部防护杠缓冲泡沫、金属防撞钢梁+行人腿部金属防护杠、金属防撞钢梁吸能盒+金属行人腿部防护杠吸能盒。
经常开车的朋友有过类似的经验,车辆原装的保险杠轻微碰撞后并不会变形,或凹陷下去几天又自行恢复原貌;而一些副厂(伪劣部件)保险杠或者经过维修的保险杠碰撞后容易破损成为碎片。所以,保险杠对材质、强度等数据也有行业标准。
创酷前保险杠下部裙边采用塑料本色,一些小刮小蹭无伤大雅,减少了投入在维修的精力和时间。裙边和车身同色的杠体可以单独拆卸,如果厂家提供单独零部件,也会降低车辆后期的维修费用。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哪”白”……
笔者之前为人民服务的时,正值汽车市场流行嘲笑“前保险杠里都是泡沫、都是些三类产品……”的时节,当时笔者也为整日里向人解释“缓冲层,降低行人伤害”焦头烂额。一日机缘巧合见到一辆进口美规车型拆卸保险杠进行维修。老远一看,笔者心一凉,人家就是黑色的,难不成是金属的?走近后定睛观瞧:哇,原来是黑色泡沫塑料。值此,以后再向客户说明便引用这个事例,客户更容易接受了。
注:那时的车型保险杠内的缓冲层都是白色,且从牌照安装部位就能明显看到,每每此时客户总会质疑车辆的安全性,质疑为国内特供产品。
那时还发生过一个故事:
曾有客户致电于我说在五环路上发生事故:
客户:老牛,我在五环上撞车啦.
老牛:咱人没事吧?
客户答曰:没事
老牛问:撞哪儿了?车还能开吗?
客户回答:撞了一条狗,前杠都坏了,车倒是能开……
老牛又问:狗呢?(目的为让客户拍个现场照片利于定损理赔)
客户回答:那狗翻了个身跑了……
等待客户回厂后又向老牛抱怨一番:连条狗都撞不过……
老牛向客户请教:如果被撞的是行人,是不是三者的伤情就不那么严重,事故损失是不是就小很多了?至此,客户真正理解缓冲泡沫的作用了。
创酷前防撞梁+行人腿部防护杠配合吸能盒,距离车辆散热器还有一定的缓冲距离,为散热器提供一级防护,在发生较小的碰撞时不至于损伤水箱冷凝器,避免彻底抛锚。相比防撞梁紧贴车辆散热器的车辆来说,创酷的缓冲防护更到位。
撞击时防撞梁及吸能盒变形程度越大,吸收的碰撞能量就越多,对驾驶舱的保护作用就更大。
多雨季节,在排水不畅的城市就成了灾难,也考验了车辆的通过性和涉水能力。也许这也是SUV流行的一个因素吧。发动机进气口距地930mm,应付一般城区路况积水够用了。当然涉水行驶仍要观察路况并需要足够的驾驶技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