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9月14日,就欧盟领导人宣布即将对我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称,中方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将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据了解,9月13日欧盟委员会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据彭博社报道,冯德莱恩演讲时称,“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着平价的中国汽车,它们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而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同时,冯德莱恩还在讲话中强调了电动汽车对欧盟雄心勃勃的环境目标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关系到我们的环保经济,在欧洲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欧洲对电动车竞争持开放态度,但不接受‘向下竞争’。”
此前,在2023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就曾表示:“我国汽车出口市场一定要高度重视,但不要盲目乐观,我们最担心的是国外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反倾销’,前两年传出消息了,欧盟下一步可能对我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
目前来看,无论是“反补贴”还是“反倾销”,最终都会对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欧洲造成严重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当进口产品以倾销价格或在接受出口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低价进入国内市场,并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的情况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成员方使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其中,反倾销的措施是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或进行价格承诺,反补贴的措施则是限制进口或征收反补贴税。
关于此次反补贴调查及相关措施的具体执行时间,欧盟委员会表示,反补贴调查必须在启动后的13个月内实施措施。临时措施必须在不迟于9个月内实施,如果法律允许,在随后的4个月内将实施最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