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正文

红色自驾之旅:我与捷途万里行之瑞金到兴安

夏星

  【车讯网 报道】长征初期,恐怕是最为艰苦的时刻。因为,万事开头难。从定居下一子变成居无定所,而且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心理承受能力差点儿的,很可能骤然崩溃。而且,对于红军来说,不光是旅途的艰辛,更要命的是还有4道封锁线,那都是真刀真枪的战场,弄不好,就会赔上性命。我的红色自驾之旅第5程,是从江西于都到广西兴安,所经历的,正是昔日4道封锁线的历史遗迹。

  上篇说到,毛泽东在1931年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了1934年,由于大兵压境,再加上当时的领导人决策失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不得不转移。

  转移是从于都开始的,这地方距离瑞金只有80多公里。

  于都是个县,紧靠着贡水,也叫于都河。各地红军,都到于都集结,然后过河,踏上了长征之路。

  距渡口不远处,是毛泽东在出发前的居住地。红军从于都出发时,人员将近8.7万人,步枪29153支,机枪651挺,迫击炮38门,马338匹,子弹173万发,炮弹2473枚,手榴弹7.6万个,冬衣8.3万件,盐3.4万斤,银元202万元。

  我的红色自驾之旅第二阶段——重走长征路,也在于都河畔拉开帷幕。按照计划,10多天以后,我将抵达长征的终点:陕西吴起镇。

  从下图可以看出,红军离开苏区,往西的路上,有4道封锁线。第一道在信丰,第二道在汝城,第三道在宜章,第四道在兴安。我这么说是为了让您容易理解,真实的封锁线,当然绝不只是一个点,而是N多点所构成的一条线。

  今年春天为了此次自驾游做准备时,读了数本回忆录,其中记载相对齐全+完整的,是肖锋将军的《长征日记》。我把日记中的时间、里程和地名,都抄了下来,并与地图进行了对照。因为最开始,我的设想是完全按照那本日记,百分百地进行再现。不过,因为时间等原因,未能如愿,只得改为挑重点。比如,穿越四道封锁线是个重点,我基本上是按照《长征日记》里记载的路线行走的。

  这样的行走方式,自然比较辛苦,因为有不少路段,仅仅是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小路。对于我来说,这点儿辛苦实在算不上什么。因为我曾有过许多类似经历。比如,抗战胜利70周年时,我曾按照曾昭抡先生的《缅边日记》,几乎丝毫不差地全程走了滇缅公路。滇西抗战学者戈书亚知道后,大为惊讶。他接待过许多媒体,可任何一家重走滇缅路、或重走远征军之路时,都是沿着高速公路走。

  这样做,对人、对车,都是考验。人必须得有相当的承受能力,并且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理性思考;车必须可靠,能保证把我安全地带回家。所以,从事车评多年,我对动力一直不太在意,我的关注点在于品质好、故障率低,这是最基本的,此外还要足够大的空间,以及比较舒服。

  我的这个观点,是在经历了许多次自驾游之后,所形成的。有人对此不理解,认为动力最重要。而我认为,随着限速越来越严厉,探头越来越多,马力大与加速猛,虽有乐趣,但只适合少数爱好者,对于多数人来说,品质、舒适、空间等,比单纯追求马力更靠谱。在一点上,我对这辆捷途很满意,它的特点,恰好是我所注重的。

  跨过于都河,往南走了大概60多公里,来到一个叫百石的地方,老远就看到有个新建的广场,广场上有红军的雕像。

  红军出发不久,就在这里打了一仗,被誉为长征第一仗。

  指挥这场战斗的,是红三军团四师师长洪超,他奉军团长彭德怀的命令,担任开路先锋,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山顶上,有个堡垒,不知是当时的遗迹,还是后来修建的。

  还是沿着曲折的小路,在山里七拐八拐,走了1个多小时,来到信丰河畔,也叫桃江。

  信丰河是第一道封锁线,也是红军渡过的第2条河。

  红军过河不止一处,其中有一处,是王母渡镇。

  镇后一个小山上,有座当年的碉堡。据说,为了封锁苏区,这样的碉堡修建了好几千个。

  红军跨过信丰河,第一道封锁线也就被攻破了。再加上与陈炯明达成协议,因而西行之路比较顺利,不久又渡过了章水。

  继续往西120多公里,是汝城,此处是当年第2道封锁线的所在地。

  在接近汝城市区时,无意中看见一处革命遗迹,原来,毛泽东为了策应湘南起义军上井冈山,曾带部队来到这里,短暂停留过。

  过了汝城,继续往西,下一站是宜章,那里是第3道封锁线的所在地。

  途中,在白石渡镇经过了钟水,这是红军渡过的第4条河。

  宜章是个县,规模庞大。事实上,这些年开车围着全国不知跑了多少圈,最大感受是每个地方都人山人海。比如,前些年经过的某个县城,挺安静,没多少人,可隔了些年再去,人烟极为密集。

  宜章城西侧,有条宜章河,但水量不大。中央红军渡过的22条河里,没有把它计入。

  宜章往西200公里,途经嘉禾县与蓝山县之后,是道县。道县紧靠着萧水,这是红军跨过的第5条河。首先攻入这里的,是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他们在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的率领下,在下图所拍的这个地方,先是泅渡,然后又搭起浮桥,成功占领了道县县城。

  如今,这里依然有座浮桥。

  桥头不远处,是红四团攻入的县城南门。

  南门西侧800米处,有座“红军墙”,墙上保存着红军的标语。

  离开道县,继续往西,途经灌阳县时,此处有红军过的第6条河:灌水。此外,在新圩乡还看到一处红军纪念园。

  这里是湘江战役中三大狙击战之一的新圩狙击战发生地。当时,有100多伤病员没能与部队撤走,竟被敌人活活扔进此处的一个溶洞。

  过了灌阳县,很快来到湘江,它是红军长征时过的第7条河。

  红军过湘江最主要的渡口,是一个叫界首的地方。

  渡口旁边,是界首的老街,基本上保持着昔日的风貌。

  老街尽头处,有个庙宇,红军渡过湘江后,朱德等人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因为,红军虽然过了湘江,可周围全是重兵,情况不容乐观。

  中央派出红一军团往北,在觉山铺阻击从全县过来的敌军;派红三军团往南,在光华铺阻击从兴安过来的敌军。

  这两个战场打得都十分惨烈——这就是光华铺阻击战的战场遗址。

  战场遗址旁,是红三军团的烈士墓。

  红一军团在的觉山阻击战(亦称脚山铺),打得同样很激烈,红军阵亡至少2000多人。虽然损失巨大,可毕竟打破了封锁,至此,4道封锁线全被突破。

  血战湘江发生在1934年11月底,距红军离开于都才1个多月,可就在这1个多月中,红军已由8.6万余人,减为3万多人。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再过1个月,红军可能就要打光了。

  幸好,出现了转机。当然,这个转机的过程,也很艰辛,它将是我下一程要去探访的。


  下篇游记:红军在湘江战役中遭遇重大损失,面对危局,毛泽东提出改变进军方向。这个全新的构想,通过一系列的会议,终于获得大家认可——遵义会议只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

 
  如用电脑阅读,点击下图即可直接进入。

责任编辑:夏星

分享到

评论
评论
0 / 500 字
猜你喜欢
热门PGC 查看更多
  • 全部拆解

    启辰 大V DDi

    看报告
    评分86
    全部拆解

    大众 朗逸

    看报告
    评分67
    部分拆解

    吉利 银河L7

    看报告
    评分85
    部分拆解

    欧拉 欧拉闪电猫

    看报告
    评分85
  • 全部拆解

    大众 途昂

    看报告
    评分77
    全部拆解

    大众 途岳

    看报告
    评分74
    部分拆解

    哈弗 枭龙MAX

    看报告
    评分79
    部分拆解

    星途 瑶光

    看报告
    评分85
  • 全部拆解

    捷途 捷途大圣

    看报告
    评分85
    部分拆解

    吉利 帝豪

    看报告
    评分75
    全部拆解

    大众 凌渡L

    看报告
    评分80
    全部拆解

    奥迪 奥迪Q2L

    看报告
    评分68
播放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