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旅游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携带更多的装备。装备是不可或缺的东西,马虎不得。任何旅行都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准备的越充分,旅途就会越顺利。事实上,长途旅游携带合适的装备,能确保旅途的顺畅;短途度假携带合适的装备,能丰富假日里的生活。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的准备。
我每次驾车旅游之前,都会用很长时间做准备。准备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心理准备,第二是知识准备,第三是物质准备。
强健的心理最重要
在《第一滴血》第二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上校告诉把兰博丢弃在越南的指挥官,人们认为艰苦的地方,他认为是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面对同样一件事,有人无法忍受,有人泰然自若。在旅行中,具有很强的承受能力极为重要,非常关键。我觉得,兰博虽然只是个作品中的人物,但这个人物所具有的毅力、勇气与胆识,值得每个人学。
看到一些旅游记录,只要途中发生了意外、出现了波折,便惊慌失措,或大惊小怪,或叫苦连天。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不值得同情,反而应该耻笑。人生在世,即使没有旅游,也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请记住,人是最伟大的,人有着无限潜能,完全可以承受各种各样的意外、艰难与痛苦。
有人害怕出门遇到意外,事实上,意外哪里都有。您担心川藏线上交通艰难,可北京环城路上每天早晚高峰时,不也艰难得一塌糊涂吗?您应该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潜能克服困难。我读过一本从中东到中国的旅行日记,里面有大量文字描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以至于经常热泪拥抱犹如生死离别。对此,我的感受是,这些人只要不是故作矜持,就是心理承受能力有点儿匮乏。
我从中学时代骑车从北京到泰山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或几次旅行,堵车、塌方、暴雪、严寒、飓风、大雨、水淹、受伤、高烧、迷路、敲诈以及车辆损坏,各种天灾人祸,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但我很少在记录中描述所遇到的困难,因为我觉得,1,这些都是小事儿,不值一提;2,有了这些意外,旅行才更值得回味,才更锻炼人;3,我不希望我遇到的意外,影响到他人,让人家误以为,此处天天都有这样的意外。
遇到点儿困难没什么,想办法克服就是了。
知识准备能丰富您的大脑
就拿西藏来说,它的地理环境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它的人文环境别具一格,与中原文化相距甚远。所以,这片神秘的土地更适合内地人去感受,而不是游览。如果把西藏等同于婺源、黄山、千岛湖,仅仅做视觉体验的话,虽说不是不可以,但多少有点儿暴殄天物。说白了,就是有点儿浪费。纵观这些年,关于西藏的书出版了很多,有的书店甚至开设了西藏专架,琳琅满目,至少有百余种。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泛泛而谈,内容大同小异,讲讲西藏的公路有多少公里,谈谈西藏的住宿需要花多少钱。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寥寥无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前往西藏旅行的人很多,用心感受西藏的人不多。我建议,如果您去西藏的话,最好怀揣着感受,事先读读马丽华的《走过西藏》、石泰安的《西藏的文明》、廖东凡的《雪域西藏风情录》、牙含章的《达赖喇嘛传》与《班禅额尔德尼传》。
您如果疑问,出去玩一趟要这么繁琐?我的理解是,旅行是丰富知识的极为有效的方式,事先做功课是必须的前提。如此坚持下去,几年后您会发现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对世界、对社会,有了一种俯视感。别的不说,地震后别人冲进商店抢盐时,您不仅不会盲从,反而会觉得这种行为很幼稚,很可笑。
物质准备可以保障旅途顺利
2002年那次驾车去西藏,事先得知最大障碍是路的艰难,于是研究了好一阵西藏的各种资料,特别是气象资料,在出发前3个月写出了20页的旅行计划,计划内容十分详细。事后证明,这么做是对的,它是保障旅行顺利的基础之一。
曾看过一些记录,发现一些在藏区旅行的人多次遭遇险情、遭遇挫折,一部分是源在于准备不够充分。比如遭遇寒冷天气,食品不够挨饿,汽车损坏没有配件,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准备充分的话,这些挫折就不可能成为挫折。
比如,有伙人在藏西结队驾车而行,快到黄昏的时候,前队到达预定住宿位置,迟迟不见后队,于是派车去寻找,半路上车坏了,失散的各车均没有食品、御寒衣物、汽车配件和修理工具,后来事情闹大了,甚至联络了军队要求援助。
我在2002年的西藏旅行虽然是2辆车,但物资准备自成一系,也就是说,即使在恶劣条件下遭遇意外,2辆车各自都有足够的物资在野外舒适地生存一段时间。我每次出游都保持着这种习惯,所以很少在旅途中遭遇挫折。
西藏旅行总结:装备。
驾车前往西藏,重要的装备是睡袋、帐篷、手套、带保暖内衬的防水外套、帽子、手电、地图、保温瓶、气炉、野营锅、方便面、巧克力、压缩饼干、苹果、桶装水、创可贴、感冒药、黄连素、碘伏,此外,各种电器,比如手机、相机等,都要有车充。
如果前往羌塘地区,应该准备拖车带(不低于8吨,并配U型钩)、木板(这个最重要,多带几块,比防陷板实惠)、编织袋、塑料布、卧式千斤顶、指南针。
汽车的零部件和修理工具,需要视车况而定。
即使您并不打算露营,也一定要携带露营装备,起码得有个睡袋,以备不时之需。
食物的预备数量,以能够独立在完全没有人烟的地方生存10天为准。
但是,如果前往高原地区,无论事先进行了多么周全的准备,有一项东西也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高原反应。究竟应该如何面对高原反应呢?请看下一篇《高原反应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