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车讯网
浏览量 3.6亿 粉丝 824w
关注

从北京自驾到云南 感受抗战之六:民主的堡垒

1.1万 13小时前

  【车讯网 报道】云南在有些人的脑海中,是个遍地有大象,到处跑孔雀的地方。抗战时期,这里先是成为大后方,随后又在一夜之间变成前沿。如果想感受抗战历史,最值得看的城市,当属昆明——当年,它是民主的堡垒,如今,它是拥有抗战遗迹最多的城市。

  离开晴隆县,继续沿着高速公路,西行320公里,来到云南省的省会:昆明。从北京算起,到这儿共行驶将近3000公里。

  昆明在汉朝的时候,是昆明国的所在地。据说,汉武帝开创丝绸之路后,商队常受匈奴人的拦截,于是,他想另辟蹊径,开一条途经四川、云南到印度的商贸路线。派出的使臣路过昆明国时受阻,汉武帝便下令军队出征,灭昆明国。

  一千八百年之后的乾隆帝,把京郊西湖更名昆明湖,意为模仿汉武帝,也要开疆拓土。

  抗战初期,随着作战失利,首都从南京搬到重庆。学校与企业,随之西迁,其中有一些,来到昆明,再加上滇缅公路送来堆积如山的物资,陈纳德在这儿办起航空学校和飞虎队,原本宁静的城市,沸腾起来,从1937到1942年,这里是抗战的大后方,是支援前线作战的地方,被誉为民主堡垒。

  到了1942年,日军登陆缅甸,英军向印度溃散,中国远征军没能挡住日军,日军以飞快的速度来到怒江,幸好飞虎队的战机轰炸,以及工兵部队及时炸掉惠通桥,才让中日两军隔江对峙,一直持续到1944年的滇西大反攻。此时的昆明,是战争前沿。

  由于这段历史,使得昆明拥有众多抗战遗迹。早在2010年,当地便评选出十大抗战遗址:

  1,抗战胜利纪念堂。

  最早是云贵总督府的所在地。周围的威远街、文庙街等,非常热闹,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历史风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故居,也在附近。

  2,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抗战时期,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昆明立足,合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胜利后,学校北返,校长梅贻琦将师范学院留下,成为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园里,有仿建的校门、教室、纪念碑、纪念标柱和纪念馆。

  西南联大旧址对面,是云南大学。明朝灭亡后,逃到云南的朱由榔,曾以此为宫殿,当上永历皇帝。云南大学最早是私立学校,由当时的省长唐继尧创办。校园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其中的泽清堂,最早是女生食堂,由时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卢汉的夫人龙泽清捐款修建。

  泽清堂的旁边,有个雅致的院落,叫映秋院,是昔日的女生宿舍。由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以上两个建筑的设计者,都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建筑名称源于二位夫人的名字。

  3,飞虎队总部大楼。

  西站立交桥往北200米路西,是十四冶大院。院内居中位置,有栋高大的建筑,建于1936年,当时是云南昆华农校。抗战期间,陈纳德在这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故称飞虎队总部大楼。

  十四冶大院的隔壁,是开关厂家属院,院内有个与众不同的平房,称为将军公馆。据说,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或者是参谋长窦恩可能在此居住过。

  4,滇缅公路起点。

  最初的滇缅公路“零”公里标识,位于西站立交桥下的自行车道附近,因故拆除,后来,在原址北面200米左右的地方,也就是十四冶大院斜对面的医院门前,新建了一个。

  5,巫家坝机场航站楼。

  巫家坝机场在抗战中,曾驻扎过飞虎队,同时也是“驼峰航线”的目的地机场之一。我探访抗战遗迹那年,巫家坝机场已经停用,没能进去,站在路边眺望,只能看到这么一个建筑。

  6,滇西抗战纪念碑。

  位于昆明动物园内,原名“陆军第八军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建于1947年,后被毁,2013年恢复。基座上,分别有卫立煌、顾祝同、卢汉、于右任、白崇禧、何应钦、陈诚等人的题词,其中,只有陈诚的题词是原迹,但名字被毁,是后补的。

  1944年滇西反攻中,第八军在军长何绍周与副军长李弥率领下,攻打松山,伤亡惨重。具体故事,走到松山时再聊。

  纪念碑西边不远,是“缅甸战役中国阵亡将士碑”,又叫安澜纪念塔。戴安澜是黄埔三期毕业生,参加过古北口、台儿庄、徐州会战以及昆仑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1942年在缅北撤退时殉国,追赠陆军中将,1949年后追认革命烈士。

  有人以为此处是戴安澜的墓,事实上,戴将军安葬在安徽芜湖赭山公园里。

  7,呈贡机场。

  在昆明市区南侧,相距30公里左右,距离滇池东岸大概2公里,我没能进去看。从卫星图得知,它仍然保留着一条长约800米跑道,跑道南端是松花村。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后,为了持续进口战略物资,中美联合开辟空中运输线路,史称“驼峰航线”,为此,云南一口气修建了28个机场,呈贡机场是其中之一。

  8,昆明国际无线电台支台。

  沿昆源路走到黑林铺派出所,面对派出所往左到头,是昆明国际无线电台支台的团山发话台。1938年建成,主要用于拍发电报。此外,在老海埂路上的红庙寺村,还有个收话台。

  在人民西路与西昌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西北角,有个抗战时期的广播电台,1940年8月1日开始播音,是抗战时期我国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用多种语言播音,传播抗战声音,鼓舞士气,并与美、英等盟国合作,转播美国之音、旧金山电台的节目。它甚至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按照作战需要,为我方飞机导航。

  9,陈纳德路。

  环城南路的岔街口,与巫家坝机场之间,原本有条岔巫路,长4公里,是当时市区到机场的通道。1941年,陈纳德率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者大队进驻昆明,2天后便击落9架前来轰炸的日机,昆明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日军轰炸了。到了1945年,陈纳德返回美国,昆明市民燃放鞭炮送行。省政府决定,将岔巫路改名陈纳德路,以纪念他为抗战作出的贡献,现在叫民航路。

  10,龙泉镇名人故居。

  地铁2号线龙头街站往东,是历史上的龙泉镇,梁思成与林徽因、朱自清、闻一多、金岳霖、冯友兰等35位名人曾在此居住,其中,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故居,在棕皮营86号的南侧,故居东墙外是个空场,停着许多车。

  北平沦陷后,梁思成与林徽因抛弃家中的一切,匆匆逃出古都,来到昆明。1939年,他们向村民借地,自己花钱盖房,回报是战争结束,他们离开后,房屋归土地主人所有。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后,史语所迁往四川李庄,夫妻俩不得不离开了这座只住了8个月的新家。

  梁思成与林徽因身为建筑学家,一生只给自己建了这一座房屋,而且,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以至于到李庄后,一贫如洗,有段时间只能靠典当为生。

  除了上述十大抗战遗迹,昆明还有许多抗战遗迹与纪念物,接下来,再为您介绍几个。

  1,驼峰飞行纪念碑。

  位于市区西侧筇竹寺附近的郊野公园里。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东到云南,全长800余公里,从1942到1945年,美国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都是沿这条航线用飞机运过来的,总运量70万吨左右。为纪念这段历史,1993年建起这座纪念碑。

  2,南洋机工抗日纪念碑。

  位于西山公园里。1938年滇缅公路竣工后,由于缺乏司机和修理工,中国向东南亚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求助,在陈先生的号召下,3200多名华侨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回到中国,在滇缅公路上运输战略物资,1000余人牺牲。

  3,杨杰墓。

  距南洋机工纪念碑不远,是杨杰墓。他是大理白族人,16岁时考入云南陆军速成学堂,后来又进入保定北洋陆军军官学堂,因成绩优秀,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预备学校。杨杰曾担任陆军大学校长,许多自称是蒋介石学生的中高级将领,其实是杨杰的学生。

  据说,杨杰担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时,发现买来的新飞机存在质量问题,向蒋介石举报,但此事是由宋美龄经手的,杨杰只好辞职。1948年,杨杰试图起义,消息外泄,逃到香港,次年被暗杀。

  4,毛友桂烈士墓。

  杨杰墓的下面,是毛友桂烈士墓。他是个旧人,1937年考入空军,1941年赴美深造,1942年回国参加对日作战。1943年8月20日,毛友桂与战友驾机从昆明起飞迎击日军,在空战中,坠机牺牲。

  5,远征军将官住所旧址。

  几乎就在杨杰墓正下方的014县道上,是远征军将官住所旧址,2015年我去时,是个叫紫园的餐厅。

  这所院落,是1936年为迎接蒋介石来云南视察而建的,但他没住过。1942年,远征军成立,变为远征军将官们的居所。

  6,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

  市区东南方向320国道辅路上的大石坝,有个云南省地矿测绘院,测绘院的正对面,有条不起眼的小路,沿着它往上走大约2公里,来到山顶,是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这里安葬着80多位空军将士。墓地原本在西边不远处的小麻苴村,1954年被军队占用,墓地迁到此处至今。

  这座墓曾被误以为是飞虎队的墓。事实上,飞虎队墓在南边的小羊甫附近,直线距离3公里多,沿云大西路走到小羊甫,右转到头,就是了。我第一次去,当时是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1997年学校施工,发现地下有墓,经云南省考古队发掘,得知墓坑中无骨骸,只有纽扣、印度硬币、降落伞、军毯、尼龙绳等物,由此证实,这里是抗战时期的美国军人墓,抗战胜利后,尸骨全部运回美国。

  7,云南讲武堂。

  昆明市区里风景最美的是翠湖,翠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同样值得看。它办于1909年,与天津的北洋讲武堂、沈阳的东北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1938年并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五分校,抗战胜利后,学校停办。

  在这里,走出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20多位上将和几十位中将。他们当中,在抗战时表现英勇的,不在少数:

  王甲本,15期毕业生,79军军长,1944年在湘桂战役中,与敌肉搏,壮烈殉国,追赠陆军上将。军长与敌人拼刺刀牺牲,抗战中仅此一例。

  寸性奇,3期毕业生,12师师长,1941年在日军进攻中条山时,多处负伤,无法自救,拔剑自杀,追赠陆军中将。

  唐淮源,3期毕业生,3军军长,1941年日军进攻中条山时,弹尽援绝,陷入绝境,举枪自杀,追赠陆军上将。

  陈钟书,7期毕业生,60军542旅旅长,1938年在台儿庄战役中,弹尽援绝,中弹牺牲,追赠陆军中将。

  卢汉,4期毕业生,在1945年率领60军等部队,进入越南,在河内接受日军投降。

  在昆明停留的最后一天,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冒着纷飞的雪花,我出发了,随后的旅途中,不仅有著名的滇缅公路,更有中国远征军的许多遗迹。


  下篇游记预告:感受抗战之七(明日发布),点击下图可直接进入。

  离开昆明西行,一路上,我尽可能多地将遗迹逐一探访,这是我从北京驾车而来的真正目的。因为,有些遗迹寻找起来,颇为不易。

阅读全文
抗战 滇西抗战 海马汽车 星爷说车 车讯原创
1.1万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