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3月7日,245位奔驰EQC车主针对上月车辆召回计划发布联合声明,向企业提出七点质疑与四点诉求,要求立即召回车辆并延长质保等。
2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显示,自2022年8月15日起,北京奔驰将召回生产日期在2018年11月30日至2021年12月15日期间的部分EQC电动汽车,共10104辆。
据透露,相关保修或索赔案件已有1048起。在各汽车投诉平台中,自去年4月至今年2月中旬,不断有车主投诉车辆出现冷却液渗漏、电机受损等问题。
公告显示,由于供应商的生产偏差,部分EQC电动驱动模块内的冷却系统可能存在密封不足,导致冷却液发生渗漏,由此车辆组合仪表将会提示相应的警告信息。冷却液渗漏不满足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中关于冷却系统密封的要求,极端条件下,车辆的电动驱动模块输出功率会降低。如果冷却液微渗到电机内,长期使用可能降低高压系统的绝缘电阻值,极端情况下,车辆可能无法启动。
据联合声明,EQC车主主要诉求在于,一方面明确究竟是生产偏差还是设计缺陷,另一方面保障自身经济与人身安全等利益。
车主在联合声明中指出,“我们认为奔驰继续隐瞒事实真相,将设计缺陷偷换为制造偏差,将没有经历完整安全检测的不合格产品不经改进继续投放市场。”据此前业内人士分析,EQC冷却系统复杂程度更高,对制造与装备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早先企业宣传中提到,量产前,超200辆EQC原型车和生产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总里程超450万公里、包含500多项的综合测试,历经3个冬天与3个夏天,其中在国内进行了超25万公里的道路测试。
奔驰方面指出,“没有经过大量的实际测试,任何车辆都无法量产。重点是测功机主要组件等零部件的耐久性,以及整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道路上的功能测试。对于EQC,当然要特别注意电动驱动系统和电池。它们也按照梅赛德斯-奔驰极其严格的标准进行测试和批准。”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显示,2019年10月至今两年多,EQC在国外共召回39次,其中7批明确召回8496辆,其余部分未透露具体数量。目前尚未涉及上述问题,多因转向控制设备的线束、安全气囊与差速器等问题召回,且问题多出于生产或装配环节。
奔驰方面向车讯网表示,车辆在全球均出于同样的生产工艺,但是由于在生产制造中某一批次出现了问题,导致电动模块驱动发生故障,可能刚好这一批次都流入国内,所以造成相应问题。
车主方面表示,希望公开车辆故障率,以此判断是否为制造偏差。
对于此次召回,奔驰方面表示,将为存在缺陷车辆免费更换电动驱动模块总成。在此之前,若车主在车辆的组合仪表中发现相关的警告信息,可及时联系授权服务商进行必要的处置。此外,对于该生产偏差问题,企业表示供应商生产过程已进行优化,可确保该问题自2021年12月17日起不再发生。
“这半年内,谁来保障我们正常驾驶的安全?”车主表示,收到召回信后不敢驾车远行,担心冷却液渗透烧毁电机,引发车辆故障,造成追尾等交通事故。对此,车主“强烈要求奔驰公司立即召回车辆更换电机,不要以任何借口拖延更换电机时间。”
奔驰方面向车讯网回应称,由于此次更换的电动驱动模块在海外工厂生产,受目前海外市场包括疫情在内等因素影响,当前的配件储备量暂时无法满足所有召回需求,因此为确保召回措施的有效实施,降低车主等待时间,待库存充足时将开始全面启动相应的召回服务。
奔驰方面建议,“现在经销商店内的配件储备可以满足日常保修服务,在召回之前出现问题可以到4S店进行维修更换,如果有担忧的话也可以请经销商进行相应的检测。”
此外,多位车主透露,车辆曾出现行驶途中突然无法启动的现象,只能由救援车拖至4S店解决,且大部分已更换过前、后电机,少则1次,多则4次。众车主表示,一方面频繁更换电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因此导致车辆残值缩水、续航里程下降。
奔驰方面表示,后续更换电动驱动模块后将不会影响电机。
据车讯网统计,近一年,北京奔驰已3次召回EQC,共13990辆。除此次冷却系统问题外,还因通信模块软件与空调排水软管问题,各召回3090辆与796辆,均通过软件升级或改进装配工艺以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