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2021年10月,奥迪在江苏省无锡市的公开道路上进行了L4自动驾驶演示。该项目不仅依靠车载智能,同时与智能交通信号灯联接,颇具新意。据奥迪中国研发执行副总裁迈克尔•霍夫曼介绍,5G模块和V2X功能,将首先应用在奥迪A6L和A7L车型中,大约在2025年前后,奥迪的L4自动驾驶将实现商品化。
负责这一项目的奥迪中国研发部门,是除德国总部外唯一具有端到端开发能力的研发组织。该部门目前已经在10个城市进行V2X测试,包括上海、无锡、杭州、深圳等地。因为,这些地区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建设较为领先,先进的基础设施能够与车辆形成互联——与单车智能不同,该项目具备车辆和基础设施的互联、车与车的互联。
下面的13张图,是奥迪所展示的13种场景下,车辆所能实现的功能。
1,基于便携设备感知的车门防撞预警
通过V2P信号,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在后方的非机动车。
2,基于便携设备感知行人突然横穿马路预警信号的自动减速
如果行人被公交车或灌木丛遮挡,车辆搭载的摄像头和雷达将无法感知行人横穿马路的行为,手机安装了V2P通信单元,过马路行人的手机作为感知输入,车辆将收到其移动设备发出的V2P信号,车辆模拟行人的位置和轨迹,以便于决定是否进行自动减速,甚至完全停止。
3,基于路侧单元施工预警信号的减速和变更车道
如果检测到有道路施工,配备V2X OBU的车辆可以接收到路侧单元发出的消息,自动驾驶系统让车辆安全通过,纵向控制:提前减速,横向控制:调整车自动驾驶系统让车辆安全通过道
4,基于车车通信的对高优先级(紧急车辆)的自动变道让行
借助V2V技术,紧急车辆可以将自身信息传输给附近车辆,通过V2V信号,HAD功能可以识别到有一辆应急车辆从后面靠近,并采取行动尽早让行
5,基于车车通信的协作式车辆汇入
在V2V的帮助下,两辆车相互共享驾驶信息,如位置、速度和加速情况等。两辆车可协作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主干道交通的影响
6,基于车云通信的非自动驾驶路段预警
通过V2N技术,车辆可以接受到地图信息,提醒驾驶员及时接管车辆
7,基于路侧交通灯信号的路口全功能自动驾驶
将V2X技术接收到的交通灯信息与ADAS集成在一起,车辆可以自动地作出反应。当前方有交通信号灯时,红灯倒计时时间和推荐车速将显示在HMI上。车辆会根据当前和下一个信号灯的时间采取减速、停车线内等候、红灯期间缓行或在绿灯时通过十字路口。当绿灯亮起,车辆会自动起步通行。当行驶于多条车道的道路上时,车辆会预测通过时间并自动选择最快的车道
8,基于路侧单元的公交车道预警
通过V2I技术,路侧单元可以及早将专用车道预警信号传输给沿途车辆,通过V2I信号,车辆可以提前获取前方道路的专用车道情况,以便提前采取措施
9,基于路侧单元的限速预警
借助V2I+HAD功能,车辆可以更早地从路侧单元获得限速信息,作为HAD的输入信号,车辆将自动减速至限速范围以内,通过V2I信号,HAD功能可以提前获取限速情况,并及早采取减速动作
10,基于车车通信的逆行车辆预警
在V2V的帮助下,车辆可以更早地检测到行驶路线上的逆向行驶的车辆,通过V2V信号,车辆可以“预知“前方有逆行车辆并及时采取行动
11,基于路侧单元行人突然横穿马路预警信号的自动减速
在V2I的帮助下,路侧单元可以检测到行人移动,然后将预警信号传输给周围车辆,车辆接收来自道路侧单元的V2I信号,以便及时刹车减速,或完全停车。
12,基于路侧单元的禁行区域预警
在V2I的帮助下,路侧单位可以在车辆驶入禁行道路之前或更早获取禁行信息,然后将信号传输给沿途车辆。通过V2I信号,可以提前获取道路上的禁行区域信息,从而及时采取措施。
13,基于路侧单元的抛洒物预警
在V2I的帮助下,路侧单元可以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监测到抛洒物,并将信号传输给沿途车辆,通过V2I信号,驾驶员可以提前获取前方有抛洒物,并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自动驾驶,以往比较常见的报道,是单车智能。那么,单车智能与上述V2X系统,究竟谁更有发展价值呢?
对此,霍夫曼先生的观点是:两者都很重要。
他详细介绍说:我们的车辆离不开基础设施和智能系统,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L4级自动驾驶是最新的功能,需要和最前沿的科技进行整合,这种未来的技术发展甚至会超过电动化本身的趋势。而城市交通的整个格局都会因为这样的趋势改变,甚至会改变汽车和其内部座舱的设计,但这个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奥迪已经在推进很多的技术储备。我们了解高端豪华出行市场,我们也希望将最新的功能进行整合,不断改变、升级未来的车型。
就技术层面而言,我一直强调,最重要的是要引入“有意义的技术”。技术有很多,但不可能把所有的技术都放到一辆车里,我们要保证配置在车辆中的技术是有意义的,能够让客户受益,并提升驾驶的安全性、舒适度,给客户提供卓越的服务和便捷性,不论是驾驶员、副驾乘客,或是后排乘坐的孩子、家人都能享受到更多便捷和舒适体验。
我们一直提倡有意义的技术,除了驾乘体验,我们还要考虑卓越的驾驶舱设计和各项功能的整合。以前我们都在关注驾驶本身的操控体验,但现在我们更注重驾驶员和每位乘客的体验。当车辆实现自动驾驶,乘客会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步地完善和实现相关功能。当未来城市道路、车辆、监管以及政策法规都准备妥当,我们会采取迅速的应对措施,推出我们领先的技术,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里会面临许多的挑战,我们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蓄势待发,把技术提前准备好,储存更多动能,旨在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与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