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正文

新能源向上走,为自己塑造未来

天天汽车

撰文|宋雨婷  

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瞬息万变。  

一波毫无实力的PPT造车倒下,另一波在资本加持下挺直了腰杆,还有新一轮的科技公司造车运动缓缓拉开序幕。  

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仍充满光明。  

互联网的高速增长催熟了新能源汽车的队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很多入局者真正开始拼产品实力和技术储备,并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和变现模式。  

产品力向上,销量向上  

从整体来看,在政策扶持下,新能源在国内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良性的竞争让国内新能源技术研发不断深入,电动化与智能化融合,产品越来越获得消费者认可。  

截至今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由年初的5.4%提高至9.4%,其中6月单月的市场渗透率高达12%。  

这其中,中国汽车品牌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作为国内最高调的三个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相互之间竞争激烈。  

比如小鹏汽车标榜自己是“未来交通探索者”,其产品相对丰富,G3i的改款车型刚上市不久,新款的P5车型也开启了预售。  

目前在售的P7车型达到6,000台的月销量,并且其致力于迭代自动驾驶等智能化功能,提高产能和销售渠道。  

根据港交所上市文件显示,小鹏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一款基于小鹏Edward平台打造的中大型SUV。  

蔚来以“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为使命,今年初发布了蔚来ET7,不久前又设立了“蔚来2021年换电站建成总数由500座提升为700座以上”的目标,希望通过换电站建设换来销量的增长。  

而理想汽车则说自己“要致力于研发比燃油车更好的智能电动车”,并将研发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及未来车型,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增程序电动车型作为第一要务。  

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在销量上得以体现。  

8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了7月交付新车8,589辆,这是品牌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同比2020年7月增长251.3%,环比2021年6月增长11.4%。  

8月2日一早,小鹏汽车公布其7月交付车辆也超越八千大关,共计8,040辆,环比6月增长22%,位居新造车销量第二名。  

随后,蔚来公布成绩,7月共交付7,931台新车,同比增长124.5%。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50%。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还会持续提升,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市场,仍然有巨大的机遇可挖掘。再加上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化层面创新速度较快,将进一步助推其快速增长。”  

虽然对比整个车市,新造车们的销量就是冰山一角。  

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一直以来我们多有提及,产品力才是整个汽车行业的重点,不断推动技术向上是必须要做的事。  

同样的,在产品力和宣传上两手抓也成为了广大新势力造车的常规操作。  

中国品牌的突破口  

现在这个时代,了解消费者心理不仅可以增强以洞察力为主导的创意开发能力,更是吸引新受众的途径之一。  

所以,很多新势力品牌为了迅速“出圈”,和打上“商务高端”的标签,在线下纷纷选择占据热门商圈最有利的位置。  

根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报告中提到:相比于传统汽车4S店几乎都开在远离城市核心商圈的地方,新能源汽车品牌整体上已经将26.98%的门店选在了商圈内。  

得益于商圈人流量优势,线下体验店体验中心内部人流涌动,不少消费者聚集于此。  

入驻高品质购物中心正成为新能源品牌的宣传重点,同样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店也正在成为高品质购物中心的标配。  

甚至在大型商圈里众多新势力的入驻让商场变成了小型车展,对于消费者而言,利用购物之余看看车,不仅利于了解新能源产品,也利于其了解时下最新的汽车流行趋势。  

而这些品牌中,国产占比更高,这对于提升消费者对国产货的认知也多有助益。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20万辆,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0.6万辆,均同比增长200%。  

具体到车型上,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双双超过百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均呈快速增长;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也结束下降,呈一定增长。  

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领域发展较快,这为中国车企的品牌向上提供了机遇,中国汽车品牌应把握好这种先发优势,率先实现在品牌层面的突破。”  

他还表示,“未来,中国汽车品牌将迎来充分竞争的时代,全球化发展才是其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其实对于国产车,我还想说,随着国产品牌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我们长期以来的消费观也该修正了,质量好,性价比又高的国货,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早前,国人在长期攀比进口产品,导致一部分人曾经认为国产很Low,拿不出手。  

而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一传十、十传百,往往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攀比真的没有必要,而这种追求品牌的风气,真正影响到的是占比更大的工薪阶层。  

割普通人韭菜的品牌,真的不应该成为市场的主流。  

当然国货的崛起也不能纯靠“国人必须支持国产”这一腔热血,还得靠设计和质量等综合提升才能走的更远。  

如今,新能源只是一个切入口,他们的努力并不会说影响车市未来走向,但足够为自己塑造未来。【iDailycar】

分享到

评论
评论
0 / 500 字
猜你喜欢
热门PGC 查看更多
  • 全部拆解

    启辰 大V DDi

    看报告
    评分86
    全部拆解

    大众 朗逸

    看报告
    评分67
    部分拆解

    吉利 银河L7

    看报告
    评分85
    部分拆解

    欧拉 欧拉闪电猫

    看报告
    评分85
  • 全部拆解

    大众 途昂

    看报告
    评分77
    全部拆解

    大众 途岳

    看报告
    评分74
    部分拆解

    哈弗 枭龙MAX

    看报告
    评分79
    部分拆解

    星途 瑶光

    看报告
    评分85
  • 全部拆解

    捷途 捷途大圣

    看报告
    评分85
    部分拆解

    吉利 帝豪

    看报告
    评分75
    全部拆解

    大众 凌渡L

    看报告
    评分80
    全部拆解

    奥迪 奥迪Q2L

    看报告
    评分68
播放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