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广州车展
起亚K2两厢市场前景预测 未来充满挑战
 
当前uy位置:主站首页 > 星爷说车 > 正文

改变观念最重要 评述2012治堵工作方案

车讯网 2012年02月09日 20:39 来源:原创 作者:夏星 我要评论()

 

     春节中第三个重要的日子:破五,刚刚过去,北京机动车总量即将迎来“破五”。据悉,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为498万辆,距离500万近在咫尺。有人惊呼,如此之多的汽车,会给北京带来更为严重的拥堵,可巴黎、东京、纽约的机动车保有量早就超过了500万辆,人家的交通问题并不如我们这般严峻。事实上,我们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观念。

    观念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春节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北京将继续实行尾号限行,将建设基本停车位和公共停车设施,同时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要达到44%,目标是确保今年中心城区不发生中度及严重拥堵。

    想法挺不错,可惜整个“工作方案”里,依旧传承了以往的思路,观念上并没有新的突破,再加上有效措施的匮乏,比如,采取什么办法能让人们多乘公交,使得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能达到44%?所以,这份方案基本上属于喊口号、表决心的范畴。

    那么,究竟应该改变哪些观念,北京的交通(其实别的城市也如此)拥堵才能得到质的改善呢?

    首先,减少驾车出行的次数。

    也许是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太快,不少人难以适应,也许是有太多人把驾驶视为高档的象征,出门必驾车,成了极为普遍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大量无效出行。所以,摒弃汽车=高档的思想,减少驾车出行的频率,是需要改变的第一个观念。

    在我们身边,下列几种现象,极为普遍。1,住家与单位的距离不足5公里,却不惜堵车之苦,每日驾驶。2,出行地与目的地之间有很便利的公共交通,但弃之不用。3,有了汽车,便不会走路了,凡事都要驾驶。4,明明需要绕很多路,也得驾车逐一接送。

    改变这些陋习,仅仅采用征收高峰通行费(英国和新加坡是这么做的)在我国无效,因为,国情不同。我们有太多人无需自掏腰包驾驶或乘坐,经济杠杆对这些人起不到丝毫作用。这个问题只能依靠政体改革实现,我辈无奈之。

    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减少地面停车位。比如,中心城区的商业街不要有地面车位,只有地下车库。以此鼓励人们乘公共交通前往商业街。此外,各个单位不应提供停车位。因为,各种机关、院校,大都有较为宽裕的空间,因而有条件为自己人提供无偿的车位,即使一些条件不足的地方,比如某家三级甲等医院,停车空间并不宽裕,于是,把原本对外开放的地下车库封闭起来,只供本单位人员,此举给自己人带来便利,可苦了前来求医的患者。正是由于无偿停车,助长了驾车上班的风气。这一点应该学学日本,绝大多数单位都不提供车位。

    其次,强调公交车的优先权。

    京通快速路施划了公交专用道之后,有人抱怨,私家车的空间被压缩,太不像话了。可实际上,公交优先,是所有发达国家的惯例。 所以,需要改变的第二观念是,公共汽车比其它车辆有优先权。

    北京目前只有部分街道有公交专用道,数量太少,而且,由于管理不严格,非公交车走公交专用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在新加坡看到,很多公交车都配备了照相机,快门安装在方向盘上,公交司机看到有车非法侵入,便按动快门,被拍车辆的车主就需要到法院受审(谁开的车不管,只问责车主)。由于管理严格,新加坡公交道内根本看不到非公交车的入侵。

    只有强调公交车的优先,才能树立多乘公交的风气,从而降低非公交车的出行率。

    最后,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

    在我们眼中,欧洲、尤其是西欧,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是,那里的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并不迫切。比如英国,人们买一辆MINI汽车虽然只需几个月的薪水,可很多人依旧骑车出门,此情形在小城镇尤为常见。

    事实上,这是第三个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的地方。因为,我们有太多人把骑车与穷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有太多人,把驾车当成了优越与高高在上。

    但凡有点儿阅历的人都清楚,这是一种很可笑、很愚昧、很初级的思想。可是,北京昔日众多安全、便利的非机动车专用道,绝大部门被占用,而且是合法地占用(有交管局核发的停车收费许可)。 纵观全北京,专门留给骑车人的道路有,但数量稀少。骑车人只能在汽车的夹缝中,冒险前行。 

    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曾在2011年3月,向社会呼吁:5公里以内提倡步行,10公里左右首选骑车。他认为,“治堵”最根本办法是转变出行方式,建议民众多选择公交、步行、骑车等方式上班或出行。

    对于刘市长的观念,我举双手赞同,可是,100万人当中,有几个人能够具备这种思想?即使具备这种思想,安全出行的空间又在哪里?     

    所以,要让人们更新观念,政府应该在三个方面首先做到:1,从自己做起,倡导绿色出行,而不是像某位领导那样前呼后拥地骑车作秀;2,每一座建筑物都设有自行车停车位,而不是像北五环某家会议中心那样,拒绝自行车入内;3,把昔日的非机动车道还给骑车人。

    关于最后一条,海淀区学院路北航门前的一段,做的不错。管理部门用隔栅划出非机动车道,确保了骑车人的安全。但同时有个建议,在非机动车专用道入口处,应该有障碍物,令汽车无法进入,如同奥运公园附近的那些自行车道一样。

 

    只有上述三个观念被更多的人接受,北京的交通拥堵,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责任编辑: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