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当Re:Nissan计划按下启动键后的短短两个半月内,日产汽车已果断决定整合7个目标生产基地中的5个,包括阿根廷、印度、日本追浜工厂和日本湘南工厂,以及墨西哥Civac工厂。
这些全球制造业务的重组,只不过是这场变革的一个缩影。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伊凡·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表示:“在过去这一个季度,我们坚决地实施了各项初步举措——削减成本、重新定义产品和市场战略,以及加强关键合作伙伴关系。而现在,我们必须走得更远、更快,才能实现盈利。”
2025财年首季度财报一出,日产汽车的“成本利刃”已斩获显著战果。总交付成本(TdC)转型团队累计提出4000项降本方案,其中1600项已准备好实施,形成持续优化的成本管控闭环。固定成本仅第一季度就节省了300多亿日元。相当于每天削减3.3亿日元支出。这些数字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当季合并营业亏损791亿日元,较市场预期的2000亿日元大幅收窄,成本管控初见成效。
而财务攻防战的胜利,离不开日产汽车精心构筑的资金护城河。截至2025财年第一季度,公司持有3.1万亿日元流动性资金储备,其中包括2.1万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以及1万亿待偿还的销售金融公司贷款,叠加未使用的1.8万亿日元信贷额度,可供必要时提取。更值得关注的是,日产汽车7月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约8600亿日元,其中包括以美元计价和以欧元计价的债券合计约6600亿日元,以及可转换债券2000亿日元。这笔资金不仅可以增强财务灵活性,更向市场传递强烈信号,投资者正用真金白银投票,看好Re:Nissan计划的可行性。
不仅如此,以中国市场为主导的电驱化产品焕新,也正在愈发凸显其战略价值。作为日产汽车全球电驱化转型的支点,其“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正结出硕果:上海车展宣布新能源产品线从8款扩展至10款,其中日产品牌独占9款;东风日产技术中心获得100亿追加投资,中国团队首次获得车型开发主导权,并在坚守日产汽车全球统一安全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将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以内。这种本土化研发模式的突破,在N7车型上得到完美验证。
N7作为日产汽车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日产本地团队主导开发的首款新能源车型,上市50天即斩获2万台大定订单,6月更是创下6189台的总销量,稳居合资新能源总榜第一,可谓市场之选。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用户画像颠覆传统认知,主要购买者来自35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用户,70%为首次购车或跨品牌增换购用户,印证日产正成功捕获新能源时代的新生代消费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首发,面向全球”的战略车型,N7将在一年内登陆欧洲、中东、印度等市场,这也标志着日产汽车全球产品线的重要革新,更证明了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中积累的经验,可为全球市场所借鉴,从而推动Re:Nissan计划进程。相信随着N7车型的强势市场表现,以及全新第三代日产聆风的全球发布,日产汽车对全年销售前景将重拾信心。
Re:Nissan计划不仅是一项复苏计划,更是一份目标明确、快速行动的承诺。当中国市场的创新技术与研发经验开始共享全球,当日产汽车按下转型的快进键,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日产汽车正加速驶来。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