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正文

寻清朝皇帝在木兰围场遗迹 星爷与开拓者故事之二

夏星

  【车讯网 报道】木兰围场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康熙、乾隆和嘉庆3位皇帝,经常率领王公大臣在这儿打猎。其中,康熙帝一个人,就猎杀过153只老虎。如今,游客来到围场县,多数是前往塞罕坝等旅游区。那么,昔日的皇家猎场,与今天的旅游区是一回事吗?皇帝在此行围上百次,他们留下的遗迹在哪儿?为了让我的旅游与众不同,我驾驶着雪佛兰开拓者,在木兰围场开拓了一条新的自驾游路线。

  本文末端是本篇游记的视频版(仅支持电脑观看)

  木兰围场的由来——原来是蒙古部落的牧场。

  康熙皇帝8岁登基,13岁亲政,在平定三藩叛乱之后,在27岁那一年,将蒙古部落的牧场,改造成皇家猎场,起名“木兰围场”,并在2年后首次率众人来此打猎,从此开创了“行围”制度,也叫“木兰秋狝”。

  木兰围场包含着山地、森林、草原与湿地。从康熙到嘉庆,这里管理森严,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当时木兰围场里的环境,十分出色。不过,从道光朝开始,随着行围的停止,围场撤围,对外开放,自然环境逐渐被破坏——人们将原始森林彻底砍伐。在友人老熊保存的资料里,有一位英国学者William Purdom于1909年,在木兰围场拍摄的照片。从中可以看出,昔日草木茂盛的猎场,已经变为“光秃秃”。

  再往后,到了1962年,围场县北部成立机械林场,通过几十年的人工种植,一片浩瀚的森林已经成形。它,就是如今游人如织的塞罕坝森林公园。

  进入21世纪以后,塞罕坝旅游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它的北面,是内蒙古的乌兰布统草原,西面是御道口草原,三者联为一体,都成为游客热衷前往的地方。

  在清朝,木兰围场划分成72围,每个围大概有二三十里的跨度。在下面这张示意图当中,标注A和B的地方,分别是木兰围场的东、西入口。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木兰围场的范围,大致上就是今天河北省的围场县。

  而今天围场县的县城,就是昔日木兰围场的大营所在地。

  木兰围场当中的围场二字,很好理解,木兰则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每次打猎,先由八旗军队组成包围圈,然后由头戴鹿角的士兵,靠吹哨模拟雄鹿求偶,从而吸引雌鹿,其它野兽也会跟踪而至。军队随之缩小包围圈,然后由皇帝带头,进行捕杀。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效率很高。据说,康熙帝曾在一天之内,捕杀过318只野兔。因为杀得太狠,以至于到了嘉庆朝,猎物所剩无几。

  不过,木兰秋狝并非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喜好,它的主要作用是“习武绥远”——习武,保持满族的尚武精神;绥远,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从而达到统治目的。

  皇帝在木兰围场的行动路线——东进西出、或西进东出。

  上篇游记说到,皇帝在北京与木兰围场之间,修建了许多行宫,其中的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后来成为皇帝每年夏天居住的地方。到了秋季,皇帝便会从热河启程,往北途经钓鱼台行宫、黄土坎行宫、中关行宫、什巴尔台行宫,到了波罗河屯行宫之后,分成2条路进入木兰围场,东线是张三营、唐三营和东庙宫等3座行宫,西线是济尔哈朗图、阿穆呼朗图、西庙宫等3座行宫。此外,还有不在行围路线上的二沟行宫与汤泉行宫。

  据说,皇帝进入木兰围场后,通常会转一圈,走一个环形——如果从东线入,就会从西线出;如果从西线入,就会从东线出。

  我此行的计划,是驾车沿皇帝的行进路线,把东线与西线的行宫及木兰围场以内的皇帝遗迹(主要是7座石碑),全部寻访一遍。

承德与木兰围场之间的行宫(东线,二沟行宫与汤泉行宫除外)
名称 距上站里程 地址/现状
钓鱼台行宫 6公里 双峰寺镇/未查看
黄土坎行宫 19公里 双峰寺镇甸子村/农田
中关行宫 10公里 隆化县中关镇/矿泉水生产工厂
什巴尔台行宫 18.5公里 隆化县韩麻营乡十八里汰村/合作社、戏台
波罗河屯行宫 11公里 隆化县城/董存瑞烈士陵园
张三营行宫 32公里 隆化县张三营镇宫后村/民居、农田
唐三营行宫 14公里 隆化县唐三营镇/寺院、戏台
东庙宫 9公里 围场县四道沟乡东庙宫村/建筑基本完整
围场大营 29公里 围场县县城/无遗迹
制表: 车讯网

  寻访承德与围场之间的行宫,如同寻访北京与承德之间的那些行宫一样,无需花费太多力气,因为它们基本都在公路附近。对于开拓者而言,此时所能展现的,是它的舒适。而寻访木兰围场当中的7块石碑,颇费周折,因为事先不知道具体位置,只能将询问与摸索相结合,此时所展现的,是这辆车的越野性能,其间有2段经历颇为精彩,让我深深感受到它的优越性。

  从承德出发,前往围场。

  上篇游记说到,我从北京出发,沿皇家御路,寻访沿途座座行宫,抵达承德之后,继续北上,按照木兰秋狝的路线,继续寻访。

  承德到围场县城126公里,不算太远。假设皇帝每天行进30余公里,4天可到。今天游客所热衷的塞罕坝森林公园(机械林场),在围场县城北侧大约85公里的地方。

  离开承德,第1个休息站叫钓鱼台行宫,此处距避暑山庄只有大概6公里,是乾隆初年建造的,用于临时休息和钓鱼。行宫位于双峰寺附近,如今这一带熙熙攘攘,加之它早在嘉庆年间便毁于水灾,我没有去寻找,便直接前往下一站——黄土坎行宫。

  第2座行宫——黄土坎行宫。

  黄土坎行宫距避暑山庄约25公里,位于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西坎村与甸子村之间的北侧。甸子村里的一位村民告诉我,村子以北的一片农田与不远处的高地,是昔日行宫的所在。

  资料上说,黄土坎行宫建于康熙56年,占地1万平方米,民国初年被拆毁,后来又被砍光所有树木,行宫从此彻底消失。

  第3座行宫——中关行宫。

  从黄土坎行宫往北走10公里,是隆化县中关镇,这是一座很安静的镇子。自承德出发后,到处都显得很喧嚣,来到这儿,忽然变得很安静,街道整洁,令人感到舒适、愉快。镇子的西部,有2个很宽敞的院落,便是中关行宫的所在地。

  行宫所在地,如今是一家生产矿泉水的工厂,院内环境十分优美,有许多仿古建筑。与其说是座工厂,更像是座花园。

  中关行宫建于康熙51年,占地6万平方米,毁于民国初年。

  第4座行宫——什巴尔台行宫。

  离开中关行宫,沿省道254线(承围线)往西北方向行驶18.5公里,是隆化县韩麻营乡十八里汰村。村子最西头,距离省道很近的地方,有座戏台,它是与什巴尔台行宫有关的一处遗迹。

  戏台斜对面,是韩麻营供销社,院后有座小山,这里是昔日行宫的所在地。

  我围着供销社走了一圈,没看到行宫的建筑痕迹。

  什巴尔台行宫建于康熙59年,民国11年被拆。行宫占地3万平方米,由3座院落并排组成,保存至今的戏楼(下图红圈处),位于西侧院落的正对面。

  第5座行宫——波罗河屯行宫。

  离开什巴尔台行宫,前行11公里,是隆化县城。这里曾有座波罗河屯行宫,它是皇帝进出木兰围场的分叉口。正北方向,是进入木兰围场的东线;出县城往西北方向,是进入木兰围场的西线。

  波罗河屯行宫的位置,据说是县城西北方向的董存瑞烈士陵园。当然,随着县城规模扩大,烈士陵园已经进入市区范围。但在另一篇资料当中,却记录着行宫位于县城东北方向的土城子,位于隆化火车站西侧600米处。

  波罗河屯行宫建于康熙42年,建筑分为西、中、东三路,规模较大。康熙、乾隆、嘉庆3位皇帝在这儿居住过137次,最终毁于战争时期。

  离开隆化县城,沿承围线继续往北。承围线是承德到围场的公路,地图上标的是省道254线,可公路上的标识是国道233线,估计是后来更改的结果。

  甭管是昔日的省道,还是后来改为国道,路况与20年前,没什么明显差异。唯一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测速装置,且为区间测速。看来这些监控头是开启的,因为,当地车辆一个跟着一个,在笔直的公路上,缓缓而行。

  第6座行宫——张三营行宫。

  隆化县之后的下一站,是隆化县张三营镇。距离镇子还有2公里左右时,在一个高坡处左转(左转地点是国道233线298公里+700米处),下坡,进入宫后村,据说,张三营行宫就在这里。从董存瑞烈士陵园算起,到这儿是32公里。

  进村后,看到路牌是“兴宫街”,按理说应该叫“行宫街”呀。

  村内十分安静,转了一圈,见到一位老大婶,她特别热情地告诉我,行宫就在她们村。然后又指着周围的山说,这里可是个风水宝地,东有龙潭,西有磨盘,南有锣鼓,北有莲花。

  张三营行宫建于康熙42年,从图画上看,规模不大。但在记载中,说康熙皇帝每次行围归来,都要在这里宴请蒙古王爷们。

  第7座行宫——唐三营行宫。

  从张三营行宫遗址出发,前行14公里,是唐三营镇。

  在镇内最东侧的唐三营村,又看到一座戏台,说明牌上写着,它建于康熙45年。

  戏台东侧不远处,有座规模较大的寺院——敕建万寿寺。既然是敕建,意味着是皇帝下令修建。为什么要把行宫改建成寺院,我没查到。据猜测,这座行宫距上一站只有14公里,估计不会用于居住。

  有的资料说,唐三营是木兰围场总管衙门所在地。而现在所能见到的村庄、寺院、戏台、佛像,以及周围的山峦、河流、农田,都很漂亮。

  第8座行宫——东庙宫

  离开唐三营,沿公路继续前行,仅仅3公里左右,是片石村。按照记载,这里是进入木兰围场的东大门。

  果不其然,公路上出现一座牌楼,路边还有卫生间、旅游咨询处等。

  经过牌楼,正式进入木兰围场。前行大约1.9公里,公路左手有条水泥路(在国道233线278公里+200米处,离开国道,往左前方行驶),沿着它下坡,过河,然后一直走,几百米之后,便在一片松树林中,看到了东庙宫。规模很小,只有两进院落,但风景非常漂亮。它的前院是个庙,又叫兴安大岭神祠。

  后院则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庙与行宫结合,故称庙宫。

  这座建筑是嘉庆年间才修建的,也就是说,它的使用者只有嘉庆皇帝一人。内外保存完整,是此次自驾游,见到的唯一一座完整的行宫(除了避暑山庄)。

  走到这里,皇帝从承德到木兰围场的路,就算走完了,入围之后,皇帝在72围当中,自由驰骋,并无固定路线。

  木兰围场之内,原本有座大营,但如今已被围场县城覆盖,踪迹难寻。但在72围中,散落着7座石碑,其中6块石碑上刻着乾隆帝的御笔,1块石碑是嘉庆帝的御笔。于是,我驾驶着开拓者,把7座石碑,探索了一遍。

木兰围场的7块石碑(均在围场县境内)
碑名 现地址 具体位置
入崖口有作碑 四道沟乡庙宫村 在国道233线278公里+200米处往左前方行驶,500米后左转(别过河),沿水泥路行驶1公里,路边有停车场及台阶路,往上走即可。
木兰记碑 四道沟乡庙宫村 在国道233线278公里+200米处往左前方行驶,500米后左转(别过河),沿水泥路行驶2公里,来到水泥路尽头便是。
永安莽喀碑 腰站乡碑亭子村 往西穿过碑亭子村,沿砂石路往上,过铁路,行驶到无路可走时,步行上山。
古长城说 新拨镇岱尹上村 岱尹上村往南,沿砂石路前行500米便是。
虎神枪记碑 新拨镇下月亮村 下月亮村东侧,沿河床往北,沿砂石路走到尽头便是。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 半截塔镇要路沟村 抵达要路沟村后,左转,沿水泥路走到尽头,步行上山,走600个台阶之后即抵达。
于木兰作诗碑 石桌子乡马厂村 距马厂村200米时,左转沿水泥路行驶2公里,在山顶处左转,沿砂石路前行400米。
制表: 车讯网

  寻访围场7碑之一:木兰记碑。

  东庙宫南面大约2公里的地方,有座石碑,它是嘉庆皇帝撰写的《木兰记》。后来我才发现,这是7座石碑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当时,看罢东庙宫,往回走,经过庙宫村,过河(河边有座庙宫酒店),随即右转,沿水泥路一直开,开了2公里,来到水泥路尽头,便看到了这座石碑。

  石碑位于伊逊河西岸,对面有座小山,山上隐约可见另一座石碑,那是乾隆帝的遗物。父子二人,在木兰围场的入口处,都留下墨宝。看来嘉庆帝挺孝顺,把自己的碑,放在很低的位置上,让父皇高高在上。

  寻访围场7碑之二:入崖口有作碑。

  看罢嘉庆的《木兰记》碑,再去河对岸,看乾隆的碑。刚才说到,我从东庙宫出来,在庙宫酒店附近过河后右转,右转后1公里,有个小型停车场,旁边还有台阶路,只需把车停下,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乾隆的《入崖口有作》碑。

  但我当时没意识到,仗着开拓者良好的性能,沿着一条狭窄的土路,硬是把车开了上去。

  开到山顶才看见,人家修了很棒的木栈道,专供游客前来参观。

  这座碑上刻着的,是乾隆帝的一首五言诗。乾隆皇帝特爱写诗,据说他一个人写的诗,超过全唐诗的总和,当然,质量如何就另当别论了。

  寻访围场7碑之三:永安莽喀碑。

  接下来,沿公路继续往北走,过四合永镇不久,右转,很快来到腰站乡的碑亭子村。从庙宫村算起,到这儿16公里。向村民询问,得知石碑在村后的山上,大概还有2公里的路程。按照村民指示,开车穿过村子,上坡后是条铁路,有人看守,走过去客气一番,人家也回报以热情,打开围栏,让我过去,并详细地告诉我石碑的方位。

  接下来的这段路,如果车外有人拍照,将会十分精彩。因为,这是一条拖拉机走的路,坑坑洼洼,十分狭窄、坡度也比较陡。下图只是在相对平缓的地方,我下车拍的一张纪念照。有些汽车媒体弄个滑轮,在平地上进行通过性测试,可这次我遇到的,是爬坡过程中的“交叉轴测试”,难度自然更大,尽管我开的这辆开拓者是两驱版,且为普通胎,但它很顺畅地完成了任务。

  我要找的那块石碑,在正前方山顶处铁架子的右侧。

  当走到确实无路可走时,将车停下,步行上山。开始的一段爬的很辛苦,爬到山脊处,我吃惊地看到,居然有条新修的石板路。显然是为了文物保护而修建的。通过地图分析,估计应该开车前往碑亭子村西侧的碑亭子沟,那里有条土路进山,并与这条石板路相连。

  徒步20分钟,来到永安莽喀碑。不过,这座碑损毁严重,如今看到的,是水泥复制品,上面只有少部分原碑碎片。

  所谓“永安莽喀”,是一句满语,意思是沙岗子。文保牌的背面介绍说,这块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诗词,内容是乾隆帝年过花甲,仍能纵马狩猎,且收获颇丰。

  永安莽喀碑的周围,是茂密的松树林,自然环境很棒,是个打猎的好地方。

  寻访围场7碑之四:古长城说碑。

  接下来前往第4块碑,路途较远,它与第3块碑之间,相距60多公里。途中,经过了围场县县城。多年前第一次来这儿,县城规模很小,可如今,不仅范围变得很大,建筑也很密集。真难想象这里怎么会有如此稠密的人口。

  从英国学者William Purdom于1909年在这里拍的照片看,当时的围场大营很规整。

  穿过县城,往北到棋盘山镇,右转,沿四姜线行驶。多数游客,会在这里继续直行,前面30多公里处,便是机械林场——也就是塞罕坝森林公园。事实上,无论去塞罕坝,还是去御道口,都只是昔日木兰围场的一小部分。皇帝的72围,包含着整个围场县。

  在导航的引导下,来到新拨镇岱尹上村,水泥路在村子尽头结束,左边有条土路,沿着它下坡再上坡,往南500多米,便是古长城说碑。

  从村子往南走时,路边有堵“土墙”,感觉不像是天然形成,直到看见一个文保牌,才知道它就是长城。

  据说,乾隆皇帝在这一带打猎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条古老的长城,而书中对此并无记载。为此,乾隆皇帝很高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下自己的考古成就。

  文章以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刻在碑上。在60年执政生涯中,类似事儿乾隆帝做了不少。以至于我认为,他如果成为诗人和考古学家,也许更合适。但历史偏偏让他成为一个帝王,除了收复新疆等是特大功劳,其余值得称道的事儿,好像不多。乾隆帝在独断、贪权等方面,与其它帝王没什么区别,他的文字狱更是令人毛骨悚然。而与此同时,地球另一边,不仅出现了工业革命,还出现了分权与让权。

  有人把康、雍、乾称为盛世。我不知道盛世的标准是什么。但从多方资料可以看出,那段日子,仅仅是统治阶级的盛世。

  寻访围场7碑之五:虎神枪记碑。

  回到四姜线上,继续往前不足5公里,左转,前行2.2公里左右,有座桥,过河,来到下月亮村(导航输入围场县新拔镇下月亮村)。

  村子东头有条河,沿河床往北走2公里,便是我要找的第5块碑。

  走着走着,脱离河床,进入一条山谷,这里有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月亮沟。

  沿着颠簸的砂石路走到尽头,迎面是座造型很特别的石头山。

  石山上,有个很浅的小洞。当年乾隆皇帝在这儿打猎时,追一只老虎,老虎最终被追得无路可走,躲在洞中,被乾隆帝用火枪击毙。

  如今,在这个小得可怜的山洞外,刻着“乾隆十七年秋狝上用虎神枪殪伏虎于此洞”。

  对面山坡上,有座石碑,上面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虎神枪记》。

  乾隆帝的爷爷康熙帝,在木兰围场猎杀过153只老虎。难怪现在围场很少见到野生动物呢,都被这爷孙俩打没了。

  寻访围场7碑之六:永安湃围场殪虎碑。

  看罢虎神枪记碑,行车29公里,原路返回棋盘山镇,然后往南再往西,34公里后,来到半截塔镇。

  从半截塔镇往北4公里,接近要路沟村时,左转,沿水泥路走到头,此时旁边有条台阶路,沿着它走600个台阶,来到山顶,便能看到第6座碑。

  这座碑叫永安湃围场殪虎碑。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2首诗,分为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内容是蒙古部落的贵族们跟着乾隆帝,观看他射猎老虎。

  这座碑损毁的也比较严重,碑身进行了大面积的修补,文字只剩下一部分。

  碑立在较高的位置上,周围景色很美。之所以叫永安湃围场殪虎碑——永安湃是满族话沙地的意思。现在看来周围自然环境保护的不错,种了许多树。

  寻访围场7碑之七:于木兰作诗碑。

  此时,已近黄昏,还差一座碑,我快马加鞭,朝着西侧31公里外的石桌子乡赶去。接近石桌子乡时,左转离开国道,1公里后经过碑梁沟村,一位村民告诉我,继续走,到了前面山梁最高处,往左转就是了。可惜,没走多远,天完全黑了,以至于我没能看到前往山梁最高处的路口,而是沿水泥路一直走了下去,过了一会儿,水泥路消失,沿砂石路继续在黑暗中摸索,终于来到一个高处,左边还真有条小路,可,没走多远,树木就变得特别密,最终,车子无法通行了。下车查看,树木和山石在夜色中,显得很狰狞,似乎暗藏着某种杀机。林子里还不时传来各种很诡异的声响。我费了半天劲儿,终于把车掉过头来,此时面对的,是个上坡,由于地面松软,且有许多树枝,造成车轮打滑,又折腾半天,才把车从“陷阱”里拯救出来。

  原路返回,回到水泥路上,此时才发现不远处有个路口,沿着它一直走,2公里后来到一个山口,山口处居然还有个监控探头,左转进入一条土路,走了大概400米,一座白惨惨的石碑出现在车灯照射范围里——我的天,终于到了。

  下车观察,周围全是树林。于是,我决定就地扎营,在此过夜。

  每次自驾游,无论远近,我都会携带许多装备,帐篷睡袋、吃得喝得,应有尽有。不见得每次都能用上,可一旦有需,这些东西能立即派上用场,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困境。

  躺在温暖的睡袋里,舒舒服服睡了8个小时,凌晨6点醒来,往外看,天已经蒙蒙亮了。

  过了一会儿,太阳升起,周围的一切,瞬间变得十分可爱。此时,我要寻找的最后一块石碑,也看得清清楚楚——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3首诗。

  如果您也打算到这儿来玩,请在导航中输入:围场县石桌子乡马厂村。当距离马厂村还有200米时,左转沿水泥路继续行驶2公里,在山顶处左转,沿砂石路前行400米,即可抵达。

  《于木兰作》诗碑位于围场县与隆化县的交界处,是皇帝走西线进出木兰围场的通道。

  接下来,我要沿着西线,开始往回走。

  前天出京,途经古北口时,还是红叶满山,可这里却已是一片枯黄。昨夜汽车仪表盘显示,最低温度为零下7摄氏度,而此时的北京,最低气温为8摄氏度——整整相差15度。

  一路下坡,16公里后,经过了西庙宫村。

  此处是进入木兰围场的西大门,与昨天经过的东大门,形成左右对应之势。

  这个西大门的旁边,是一座寺庙兼行宫——西庙宫,与东庙宫对应。

  不过,这座西庙宫的古迹保护不如东庙宫,除了庙门很规整,里面原本应该有的正殿,仅为一个简陋的神龛。

  旁边倒是有2排挺新的房子,不知作用如何。

  墙角处,杂乱地堆放着一些石件,不知道是不是行宫的遗物。

  离开西庙宫,往东行驶,12公里后是隆化县步古沟镇,这里曾有座阿穆呼朗图行宫。

  阿穆呼朗图行宫位于镇子西侧高处,现在是粮库。院里的后部,有座假山,山上还有座亭子。

  阿穆呼朗图行宫建于乾隆27年,是乾隆与嘉庆从西道进出木兰围场的住宿地。

  离开阿穆呼朗图行宫,沿省道南下,23公里后,途经上牛录村,记载里说,这里曾有座济尔哈朗图行宫。

  在村里向五六个人分别询问,得到的答案并不一致。结合资料,我认为上牛录村旁边的营房村,很可能就是行宫的所在地。

  之所以这样猜测,一是村民的介绍,二是营房村的地形,及后面的山势,与图画中的描述,比较相似。

  济尔哈朗图行宫建于乾隆24年,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民国年间被拆毁,树木砍光,行宫由此变成村落。

  过了济尔哈朗图行宫,行车35公里,回到隆化县城。至此,我东道进、西道出,完美地把皇帝进出木兰围场的路线,全部走了一遍。

  据记载,在避暑山庄修建之前,皇帝前往木兰围场,会经过蓝旗营行宫。我也学着皇帝的样子,从隆化县城往南,行车40多公里,来到滦平县小营村。

  这段路的路况很棒,路上没什么车,但限速很低,踩油门实在辛苦,于是依靠巡航定速,以免因超速被罚。对于驾车人来说,防不胜防的,是区间测速。开拓者的车机做得很不错,每当此时,它一方面可以预警,另一方面,进入区间测速后,随时显示平均车速,以及剩余里程。

  来到小营村,远远看见山壁上有些古建筑,是一座寺庙。

  据说,这座寺庙原本属于行宫后花园当中、山区部分的一座建筑。

  除此之外,整个行宫已经很难寻觅了。

  唯在村中有个残破的戏台,诉说着这里古老的历史。

  小营村的景色还不错。但是,当避暑山庄落成后,皇帝通常会从承德前往木兰围场,这座蓝旗营行宫失去作用,因而在乾隆11年被裁撤。

  蓝旗营行宫往南大约40公里,是北京与承德之间的最后一座行宫:喀喇河屯行宫。那里有回北京的大广高速,只需2个多小时,我就能回到舒适的家。这次完全按照皇帝的路线,从北京到承德、再从承德前往木兰围场的旅游,圆满结束。

  上高速后,匀速驾驶,无需频繁停车,油耗迅速下降,并最终降至不足7升。不过,此次自驾游当中,半数左右的里程都是乡间小道,在那些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上,油耗自然不会太低,平均下来,总平均油耗8.2升,成绩不错。当然,比油耗更令我感到愉快的是,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开拓者表现出大身材SUV特有的稳重感与顺滑感。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

  这次自驾游,历经多种路况,尤其是寻找古碑时的几次越野,对车的考验,可谓够深、够强。它的表现,非常让我满意。这辆开拓者不俗的性能与周全的配置,使我极为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开拓”之旅。


  上篇游记回顾:沿着皇家御路,从北京到承德(如用电脑阅读,点击下图,即可直接进入。)

责任编辑:夏星

分享到

评论
评论
0 / 500 字
猜你喜欢
热门PGC 查看更多
  • 全部拆解

    启辰 大V DDi

    看报告
    评分86
    全部拆解

    大众 朗逸

    看报告
    评分67
    部分拆解

    吉利 银河L7

    看报告
    评分85
    部分拆解

    欧拉 欧拉闪电猫

    看报告
    评分85
  • 全部拆解

    大众 途昂

    看报告
    评分77
    全部拆解

    大众 途岳

    看报告
    评分74
    部分拆解

    哈弗 枭龙MAX

    看报告
    评分79
    部分拆解

    星途 瑶光

    看报告
    评分85
  • 全部拆解

    捷途 捷途大圣

    看报告
    评分85
    部分拆解

    吉利 帝豪

    看报告
    评分75
    全部拆解

    大众 凌渡L

    看报告
    评分80
    全部拆解

    奥迪 奥迪Q2L

    看报告
    评分68
播放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