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昨天,迎着淅沥的春雨,沪上各高速公路迎来返程车流高峰,主线通行普遍出现拥堵,但秩序较为平稳。
和人们预料的一样,崇明返沪车流依然在长江隧桥一线排成巨龙而出现“习惯性”拥堵,其拥堵长度最高达25公里。
截至记者昨晚发稿,长江隧桥的车流依然浩浩荡荡。
中午12时,车流明显回升
中午12点左右,沪各条高速公路的车流开始明显上升。
到下午1点,长江隧道车速仅为每小时5公里左右。下午两点,长江隧桥车辆严重积压,拥堵一度达25公里。
往上海通道已经被车辆占满。不少车辆为了抢时间,频频驶入应急车道,看到监控探头后强行转入正常车道,让原本拥堵的路况更加混乱。
下午5点,浦东交警支队崔警官告诉记者,长江隧桥的下行(崇明-市区)一直保持高流量,“下午两点到5点期间,我们从长江隧道内接报过一起事故,为轻微碰擦事故,车辆很快撤离。期间还有两起车辆抛锚事故,但车辆很快被牵引出去。总体来说,长江隧道之所以车流拥堵,还是因为流量太高,通行速度缓慢。根据往年情况,长江隧桥一线的高流量的持续时间比较长。”
大批车主转轮渡返市区
为避免像清明节时那样的长时间拥堵,上海交警特意同江苏方面进行了分流方案的沟通。昨天,从启东、南通往上海市区方向的车流,有30%左右是驶往苏通大桥等处,江苏方面在苏通大桥及崇启大桥入口处采取了引导措施。
尽管如此,长江隧桥一线的车流量依然很大。昨晚7点至8点左右,又出现一波车辆高峰,拥堵情况预计持续至今天凌晨。
在获知拥堵信息后,也有不少回沪的市民改走水路。住在徐汇区的市民刘小姐是其中的一位,她告诉记者:“自长江隧桥建成后,我们往返崇明再没乘过车客轮,而今天回沪却改道乘石洞口、南门港的车客轮,这是明智的选择。”
昨天,在崇明南门客运码头售票处,前来买票的市民络绎不绝。下午5点之前,往上海方向的整点船票已经售罄。
码头广场上,大批私家车主准备通过轮渡返回上海市区。“我估计大桥隧道会很堵,我还是愿意在这里等一下,两小时而已,应该比大桥隧道好一点。车辆堵在隧桥上会烧油,走水上就不用烧油,挺合算的。”一位市民表示。
交通事故频发也“添堵”
昨天16时,本市高速公路往市区方向普遍出现浩浩荡荡的车流大军,其中G2往市区方向的华江路至外环立交、江桥收费站周边,拥堵达1公里左右,而往江苏方向的G15江苏的几个局部地区也出现拥堵几公里的情景,并且还发生了交通事故。
此外,G40市区方向局部路段、G50市区方向的几个立交区域的车流都如蜗牛般缓行。
与此同时,市区高架道路也是车流密集,尤其是延安路高架的西向东方向,即往外滩方向,而延安路隧道浦东至浦西方向下午时分隧道内车速缓慢。翔殷路隧道浦东往浦西方向,车辆在隧道内出现积压现象。翔殷路隧道内还发生两车碰擦事故,影响到一根车道通行。
“应该说,昨天除了崇明往市区方向外,上海多数高速路段的车流通行尚属平稳。”
路政部门介绍,昨天车流的高峰是从下午1点左右出现的,也就是说,从上午到下午1点,高速公路的路况还是不错的。
部分市民提前一天返回
截至昨天17点,上海高速公路流量达77.26万辆,同比去年小长假增长约5.37%。高速公路车辆虽多,但运行还算平稳顺利,对此,路政部门分析说,其实1日已经有部分市民提前返回,分流了最后一天的车辆,这在统计数据上也有反映:4月30日,上海高速路网总流量为134.02万辆次,其中小型客车112.30万辆次,高速公路省界道口总流量为67.59万辆。城市快速路总流量为203.06万辆。而次日的5月1日,车流有出现回升,高速路网总流量为128.30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4.74%,其中小型客车116.60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5.84%;高速及地面省界道口总流量为77.24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5.03%。
“这说明,有部分市民提前一天启程返回,具有避峰避堵意识,值得提倡。”路政部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