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订阅车之讯
当前位置:车讯网 > 资讯 > 业界 > 行业新闻 > 正文

自主车企集体求变 在改变中酝酿新生机

2013年03月06日 08:3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周侃
我要评论(0)

  事实上,苦练多年的“内功”,是这轮自主车企求变的底气所在。几年前,不少自主车企在外观设计、内饰工艺曾取得不小进步,几乎可与合资品牌比肩。但我们还是发现,一些自主车型在动力性能、操控性能、底盘性能等这些关键环节方面,仍然和合资产品差距不小。面对合资品牌陆续将涡轮增压技术、双离合变速箱武装到小型车上,自主品牌一时曾无招架之力。这两年,随着自主车企的研发中心相继投入使用,其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突飞猛进,设计能力也今非昔比,一大批储备车型应运而生。同时,国内零部件企业这些年也发展神速,成为自主车企发展的助推器。

  忧体系 忧浮躁

  两年前,基于对中低端市场的不满足,不少自主车企纷纷调整品牌战略,信心满满地向高端化阵营探路前行。但如今,有的已倒在一片荆棘中,如奇瑞,长安;有的则看到了一线曙光,如吉利,荣威。

  过往的所有实践,都是今天求变的“良师”。

  这两年,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企业都在技术上求变,进步明显,比如吉利的六速自动变速器、比亚迪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长安的车辆电子技术等。单就产品而言,自出车型着实进步不小,例如长安逸动已达到同级合资车的水准。但是,逸动卖得并不理想。这说明,单单产品好,还是远远不够的。从前期调研、产品开发到推广营销、售后服务等,这种体系能力的建设,更为重要。

  引进高质量的“外援”,成为自主车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二选择。确实,在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助力下,我们的企业综合实力增强迅速,收效颇丰。但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逢岁末,这些经理人就开始频频跳槽,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底,就有至少6家自主车企的9位总监级以上“重量级人物”换了方向。频繁的高层变动,使得自主车企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之下,时时浮现“浮躁风”。自主品牌无不希望通过高质量人才和加倍努力,来推动企业增长。但也许正是因为企业对个人而非体制寄望过高,更加倾向于挣“快钱”,而忽视了企业的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

  上一页0102下一页

关键词: 车企 - 新车型 - 自主研发 - 自主品牌 - 哈弗 - 良师 - 内功 - 涡轮增压发动机 - 比亚迪
责任编辑:海纳
更多>>

论坛精选内容

迟到的斯巴鲁XV2.0选购记

首先得先追朔到选车过程,选车真是个纠结的事情...[更多]

2013BMW M体验日报道

M体验日,顾名思义,就是全程体验BMW M系车,M3、M5、M6...[更多]